返回 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0章 汉武帝推恩令削弱诸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递给主父偃,34;赏他黄金千斤,再把他那几个儿子的封号拟好,用玺印封了。34;

    nbsp主父偃接过舆图时,指尖触到一处褶皱——那里是胶东国最富庶的盐场,被分给了胶东王最年幼的庶子,而这个庶子的母亲,正是当年被废的薄皇后的远亲。

    nbsp34;陛下,34;主父偃低声道,34;淮南王那边有异动,听说他与衡山王往来密切。34;

    nbsp刘彻拿起案上的玉佩,那是淮南王去年送来的贡品,玉质温润,却被他摩挲得边缘发亮。34;让廷尉府盯着点,34;他淡淡道,34;但别惊动他们。现在的火候,还没到下锅的时候。34;

    nbsp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在舆图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一张无形的网,正慢慢收紧。

    nbsp四、釜底抽薪

    nbsp元朔二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长安城的桃花刚谢,代王的次子刘忠就带着家眷来到了长安。他穿着一身青布袍,身后跟着三个孩子,最小的还在襁褓里。

    nbsp34;草民刘忠,求见陛下。34;他跪在未央宫的宫门外,手里举着一份血书,那是他母亲临终前咬破手指写的,上面只有34;求陛下赐儿一寸之地34;七个字。

    nbsp苏文将血书呈给刘彻时,刘彻正在看代王的奏报。代王说自己病重,请求让嫡长子刘登摄政,字里行间都透着对推恩令的抵触。

    nbsp34;这刘忠,倒是个孝子。34;刘彻将血书放在案上,墨迹早已发黑,却依旧能看出书写时的决绝。

    nbsp34;陛下,34;苏文低声道,34;代王府的人说,刘忠在代国时,连块像样的田地都没有,全靠给人牧马过活。34;

    nbsp刘彻想起主父偃说过的话:34;诸侯的庶子,比百姓还不如。34;他忽然起身,对苏文道:34;传旨,封刘忠为平城侯,食邑三百户,就从代王的封地划出来。34;

    nbsp旨意传到代王府时,代王正躺在病榻上,听到消息猛地坐起来,咳出一口血:34;刘彻!他这是要让我的儿子们自相残杀!34;

    nbsp嫡长子刘登站在一旁,脸色铁青:34;父王,不如......我们反了吧!34;

    nbsp34;反?34;代王惨笑,34;七国之乱时,吴王有二十万兵马都败了,我们现在连粮草都凑不齐,怎么反?34;他忽然抓住刘登的手,34;你去告诉刘忠,只要他肯退回封号,我把雁门郡的良田都给他。34;

    nbsp刘登找到刘忠时,刘忠正在平城侯府的菜园里种菜。新封的侯府不大,院墙还是用黄土夯的,但刘忠脸上却带着从未有过的笑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34;二弟,34;刘登强压着怒火,34;父王说了,只要你;

    nbsp34;大哥,34;刘忠放下锄头,泥土沾满了他的指甲缝,34;我母亲临终前,就想让我有块自己的地,能种些谷子养活孩子。现在陛下赐了,我为什么要退?34;他指着菜园里刚冒芽的豆苗,34;这些都是我亲手种的,比王府里的山珍海味香多了。34;

    nbsp刘登看着弟弟黝黑的脸,忽然觉得陌生。他从小锦衣玉食,从未想过有人会为了几亩薄田,甘愿与父亲反目。可他不知道,刘忠在代王府时,冬天只能睡在马厩里,孩子生了病都没钱请大夫。

    nbsp34;你会后悔的。34;刘登甩袖而去。

    nbsp消息传回长安,刘彻正在宴请主父偃。听到刘忠拒绝代王的条件,他举起酒杯:34;主父爱卿,你看,这推恩令,其实不是朕在推,是他们自己在推。34;

    nbsp主父偃饮下杯中酒,酒液辛辣,却让他想起齐地的乡亲。那些年,他们既要给朝廷纳粮,又要给齐王缴赋,稍有不满就会被抓去做苦役。如今,那些高高在上的王侯,终于也要尝尝被分割的滋味了。

    nbsp34;陛下,34;主父偃道,34;吴王的庶子们也派人来了,说愿遵推恩令,只求陛下赐个封号。34;

    nbsp刘彻笑了,拿起笔在帛书上写下34;吴34;字,然后在旁边画了七个圈:34;那就分七份,让他们兄弟七个,好好守着祖宗的家业。34;

    nbsp窗外的月光洒在帛书上,那七个圈像七枚即将落下的棋子,注定要将庞大的吴国,分割成无法再兴风作浪的小块。

    nbsp五、尘埃落定

    nbsp元朔三年的秋天,刘彻站在甘泉宫的高台上,望着远处的匈奴草原。卫青刚刚送来捷报,说大破匈奴右贤王部,斩敌万余。而与此同时,宗正寺的奏报也堆成了山——各地诸侯的封地已分割完毕,最大的侯国不过方圆百里,最小的甚至只有一座城。

    nbsp34;陛下,34;主父偃捧着新绘的舆图走来,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诸侯的封地,像一块块拼起来的补丁,34;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的证据找到了,廷尉府请旨查办。34;

    nbsp刘彻接过舆图,手指划过淮南国的位置。那里原本是个横跨江淮的大国,如今已被分割成十几个小侯国,就算刘安想反,也凑不齐一支像样的军队了。

    nbsp34;依律处置吧。34;他的声音很轻,像风拂过草原,34;但别牵连太广,毕竟都是刘氏子孙。34;

    nbsp主父偃领旨退下时,忽然回头道:34;陛下,臣听说齐厉王的母亲想让他娶主父家的女儿,臣没答应。34;

    nbsp刘彻笑了:34;你呀,总是这么刚直。不过也好,这样才没人敢说你结党营私。34;

    nbsp其实他心里清楚,主父偃拒绝这门婚事,是怕落人口实。这些年,主父偃得罪了不少诸侯,从齐到燕,到处都有人告他的状,若不是自己护着,恐怕早就身首异处了。

    nbsp冬月初,淮南王刘安自焚而死的消息传到长安。刘彻没有动怒,只是让人将淮南国的舆图取来,在上面写下34;九江郡34;三个字——那个存在了数十年的诸侯国,终究成了朝廷直接管辖的郡县。

    nbsp那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汉高祖刘邦坐在未央宫的前殿,手里拿着分封诸侯的符节。刘邦问他:34;你把我的子孙都贬成了侯,就不怕天下人说你寡恩?34;

    nbsp刘彻答道:34;祖父,我不是寡恩,是要让刘氏的江山,能传得更久些。34;

    nbsp刘邦笑了,笑得像个孩子。醒来时,窗外的雪正下得紧,苏文进来禀报,说各地的侯王都派人送来贺表,祝陛下平定淮南之乱。

    nbsp34;知道了。34;刘彻起身披上龙袍,34;去把主父偃叫来,朕想和他下盘棋。34;

    nbsp棋盘摆好时,主父偃发现陛下用的棋子,正是当年许昌送来的那副白玉棋。刘彻执黑,他执白,刚下了几步,刘彻忽然道:34;你看这棋,若是黑子太密,白子就没活路;若是白子太散,黑子又会一统天下。朕要的,是黑白相济,共存共生。34;

    nbsp主父偃落下一子,恰好阻断了黑子的攻势:34;陛下说的是,天下就像这棋盘,诸侯太强则朝廷弱,朝廷太强则诸侯怨,推恩令,不过是求个平衡罢了。34;

    nbsp刘彻看着棋盘上交错的黑白子,忽然想起刚登基时,太皇太后握着他的手说:34;刘氏的天下,是靠分封才稳住的。34;那时他不懂,如今终于明白,稳住天下的不是分封,也不是削藩,而是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既不能太贪,也不能太怨。

    nbsp雪停时,棋局也终了。刘彻看着自己的黑子被白子分割成小块,却依旧占据着棋盘的中心,忽然放声大笑:34;好棋,好棋!34;

    nbsp主父偃望着窗外初晴的天空,阳光洒在未消的积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他知道,推恩令这颗棋子,终究落对了地方。而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诸侯,终将像这积雪一样,在历史的阳光下,慢慢消融,化作滋养江山的水土。

    nbsp尾声

    nbsp元封五年,刘彻已是满头华发。他坐在泰山封禅的祭坛上,看着远处的云海,手里握着一块从代国带来的泥土。宗正寺刚刚奏报,说各地侯国的数量已超过一百,而他们每年向朝廷缴纳的赋税,比

    喜欢。

第600章 汉武帝推恩令削弱诸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