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这事有古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往年的关东,山东以及河南的大唐百姓来说,秋季与冬季并不单单是收获与一年结束的季节,还来年丰收的开端。
在秋天与冬天着力翻耕与修补灌溉的沟渠,来年的春天和夏天田地才会滋长繁茂。
但是今年的秋季,百姓们充满了绝望。
咸通十二年与十三年接连两年的旱灾,麦子的收成只有往年的六成,深秋的其他庄稼也是几乎没有,熬过冬季的腌菜更是没有半点。
只能四处剜些难以下咽的野菜充当冬季的腌菜。苦熬了整整两年,百姓们就指望着今年有个好收成,结果夏季便出现了蝗灾,颗粒无收之下,将百姓们的希望彻底浇灭。
百姓们想要活命,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朝廷。
这种情况之下,朝廷只要打开义仓发下赈救的麦粮,哪怕来年加倍偿还,百姓们都心甘情愿,甚至还会对朝廷感恩戴德。
但因为内侍的贪婪,朝廷不但没有打开义仓放粮,就连免税的诏书都是在受灾一个多月后才发下去。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看似时间不长,但却让大唐彻底失去了民心。
旱灾的时候还能四处采摘些草籽,将其捣碎当做麦粉用以充饥。
今年连草籽都没地方弄,而且现在到处都是饥荒,连一处投靠的地方都没有。
最为主要的是,各处州、县的官吏害怕秋税无税可收,无法将税钱以及户部、转运、盐铁三司的钱向朝廷交纳,与关中采用了同样的办法,提前开始收取秋税。
百姓们苦苦哀求之下,换来的只是税吏与税卒无情的捶打鞭挞。
当诏书下来时,各州县的官吏已经强征了不少百姓。到了这个地步,将强征上来的米粮财帛退回去,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更为可怕的是各州官吏起了贪心,索性将诏书当做了一纸空文,继续征收秋税,将其据为己有。
百姓们如果不想将为数不多的口粮被强征坐等饿死,只能将田地变卖。
有些甚至要卖儿卖女,或是拆除房屋的木料,砍倒门前的树木加以变卖。
即便是这样,也只是勉强补上了秋税,等待百姓的还有官吏与豪强勾结在一起私自征发的各类徭役。
一时间半个大唐的百姓陷入了无比悲惨的境地。无论是坐守的百姓,还是奔赴徭役的百姓,全没了活路。
相较于这些地方,同样受灾的关中百姓,要好上一些,不过强得也有限。
只不过是停止了征收秋税,堵在南边子午关以及西边武功的百姓也全部放行。
并且允许打算投靠凤翔亲戚的百姓可以继续西行投奔河西。
不过这一道诏书却起了反作用,原本听到河西是如何灭蝗灾的,又有人在底下私传只要去河西又是分地又是免赋税的,已经有百姓动心了。
结果朝廷弄了这一出以后,被坑怕了的百姓们又有些不敢去了,打算先到凤翔府的亲戚那看看情况再说。
安十看着张贴的布告气得直跺脚,费劲巴力的一通劝说,结果朝廷的画蛇添足让百姓们全都改了主意。
“安十,咱们费尽心思的将消息散出去,算是全白费了。”一直负责驻守长安的安道有些泄气。
安十盯着布告看了一阵,然后摇头道:“内侍怎么可能会同意圣人发这种诏书。
怎么看
第463章 这事有古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