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闹得大一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瞻与裴坦去过北司三天后,大朝会上终于见到了少年天子的身影。
并且对关中、山东、河南,等受灾之地,全都下了免除赋税的诏书。
这场南衙与北司的斗争,明面上看着是两位宰相将两位中尉压了下去,其实真正的原因根本就不是这样。
刘行深与韩文约好歹也是身居高位将近十年,怎么可能被刘瞻与裴坦的几句话就给吓住。
真正原因是南下定居漠南的回鹘部与党项部联合攻打天德军,西受降城与丰州再次起了烽烟。
与此同时河南道的感化军也上了奏章,群盗寇掠,辖下州县不能据,只能命兖州军前来帮忙。
蜀地西川也再次告急,南诏再次兵临成都府的城下,恳请援军支援。
这三处兵患,北边的回鹘与党项是因互市占不到便宜而怒起挥兵,只要让利一些,还算好平息。
南边的成都府,凤翔、?宁,?坊早都派援军过去了,再有些日子就能赶到。
而且已经下诏给高骈,让其去接手剑南,成都府只要坚守一阵便可无虞,毕竟在交趾的时候,南蛮最怕高骈。
而感化军的这封奏章,看似是三地险情中最不起眼的,但却是最让朝廷紧张的。
感化军的治所徐州,不但是几州通衢之地,紧挨着大唐的经济中心淮南,感化军的前身还是武宁军。
这个武宁军的历史十分不光彩,在穆宗长庆二年时,王智兴以武力得到武宁节度使后,徐州自此便时而不被朝廷所掌控。
五十余年间,徐州跟最初的河北三镇一样,动不动就武力驱赶朝廷任命的节度使。
但因为武宁军的辖地紧挨着淮南,一旦闹大切断河路,关中的日子立刻就会不好过,所以对武宁军一直都采取的姑息态度。
直到懿宗咸通三年,成功镇压浙东暴乱的王式,被任命为武宁军节度使后,情况才发生了扭转。
王式到任后,借着浙东大胜之威,几乎将武宁军的将领从上到下给屠戮一空。
仅仅留了三千军卒镇守徐州,剩余的武宁军给甩到了兖州,还州以及宿州,随后朝廷便直接撤销了武宁节度。
不过,明面上武宁军看似没了威胁,但王式上任的时候,便有许多武宁军的军卒出逃成为了草寇。
并且与江淮贩卖私盐的亡命徒勾结在了一起,使得徐州四处不得安生。
到了咸通九年,镇守桂林几百徐州兵,因为超期戍守,久不能归家,推举庞勋为头领,直接杀了都将反叛起事。
一路北行之下,不但没被剿灭,反而队伍越来越壮大。
那些落草为寇的武宁军与庞勋本就是出自一军,两厢一拍即合,攻占了宿州、徐州,更是杀了徐泗节度使崔彦曾。
庞勋自称武宁军节度使,开府库募兵,随后又攻下了泗、濠等州,将江淮粮道给断了。
关中全指着江淮给供应米粮与财帛,这一断,相当于掐住了关中脖子。
朝廷各处派兵外加求助沙坨人,才把庞勋给镇压下去。
经过这次的叛乱,感觉徐州驻军太少是个弊端,于十一年的时候重新在徐州立节,定名感化军。
很明显就是希望此地能够受朝廷感化,成为中央的助力。
但是感化军中的军卒,依然是以徐州人为主,王式刚刚在长安病逝不久,就传来有暴民闹事,作为经历了整个庞勋之乱的刘行深与韩文约,不得不多想,不得不重视。
因此,内侍省的一众内侍,顾不得也不敢再玩借灾敛地的手段。
“徐州之事,怎么看都不似是巧合,肯定与庞勋的旧部有关。”刘行深一脸忧色,指了指舆图道:“要不要提前给王铎和忠武军先打个招呼。”
韩文约喝了口茶汤,沉吟了一阵道:“忠武下道制书可以。
宣武就算了,王式与王铎乃是堂兄弟,如果徐州暴乱的真是庞勋旧部,提早让宣武军防范,恐怕会是火上浇油。”
刘行深思虑了一下,摇摇头,“放眼大唐,朝廷能控制住的藩镇已经没几处了,像宣武军这样将勇兵强的,更是只有这么一处。
王铎志大才疏,若不是他对朝廷忠心,根本不会派他去担任宣武节度使。
&n
第462章 闹得大一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