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张淮深的满意与不满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延思一脸疑惑,打开木盒后,发现里面都是账册。
拿起来翻看了几眼,发现是子亭煤、铁等作坊的账目。
“阿耶,您给我看这个干啥,子亭又不是没有账目,就为了…卧槽!”张延思拿起最后下本账册翻开看了两眼,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后,对张淮深晃了晃账册,“阿耶,这上写的可都是真的。”
张淮深喝了口茶汤,点了点头。
张延思低头再次翻看了几眼,一脸不可思议道:“张年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货中间还跑去仲云找过我,满打满算也就两年的功夫,从几千只鸭子,养到五万只了?”
摸了摸下巴,张延思有些疑惑,春夏秋还好说,鸭子可以自己去觅食。
可冬天怎么办,全靠粮食那也喂不起啊,按一万只鸭子算,一个月就需要千石粮食,换算成斤的话,那可是十万多斤。
“阿耶,您给张年调拨粮食了?”张延思眉头紧蹙道。
张淮深笑着摇摇头,“没给一粒粟米与麦子。”
张延思:“那这五万多只鸭子冬日是怎么活下来的。”
张淮深笑道:“你不是说过为了让河西的唐人有力气与蕃人厮杀,吃得肉食都是鸡鸭吗。
养这些——咱们河西还是有些门道的。”
张延思有些发傻,“阿耶,我那可是为了卖铁锅编的。”
张淮深哈哈大笑了几声,“不管是不是杜撰的,也不管鸭子到底能不能治蝗灾,总之鸭子的数目就是这么多。
具体是如何养的,将张年召来仔细问问就好了。”
说到这,张淮深脸上笑容一收,正色道:“现在说说方才的事。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断而不断必有后患的道理你该懂得。
河西如今大好的局面,几乎都是你打出来的,其间你吃了多少苦头,遭受多少凶险,你最为清楚。
对张严,尹清那些人——你过于仁慈了。”
捋了捋胡须,张淮深神情一缓,指了指案书房,又指了指案几前的张延思,“两年前,你在这里曾经说过,不听话的就该收拾掉。
以为你是个心狠的,结果到头来还是阿耶一个样。
咱们张家骨子里的仁厚是改不掉了,或许这就是咱们受百姓拥戴的原因。”
紧接着,张淮深又来个转折,“但是作为掌权者,对百姓仁厚可以。
在府衙或是对那些大族不能讲感情,阿耶受伤时,各部纷纷自己就是最好的证明。
今后一执掌河西时,要记住,只能讲利,而不能讲情。”
张延思突然觉得有些好笑,“阿耶,您一个仁厚之人,教我不讲感情?”
张淮深眼角抽动了几下,敲了敲案几,“阿耶是道理懂,但因性子而做不到。
你不同,不是连道理都不懂!你有什么可笑的。”
翻了一眼张延思,张淮深沉声道:“给你说个朝堂上的例子,看你能悟出几分。
玄宗时期,相公李林甫刚死,杨国忠便派人劝安禄山,让他诬告李林甫与阿布思谋反。
而安禄山真就让阿布思部落投降的人到朝廷诬告说李林甫与阿布思曾经结为父子关系。
更为离谱的是,玄宗居然相信了,派了人手去调查此事。
但还没等调查清楚,李林甫的女婿谏议大夫杨齐宣,居然主动在朝堂上任了此事。
结果玄宗明知道李林甫不会谋划,只听了杨齐宣的一面之词,停了调查。
直接下制书削去李林甫的官爵,子孙中有官职者被罢免,且都流放到岭南和黔中。
就连当初与李林甫走得很近的五十余位官员,也受到了牵连,全部被贬。”
抬眼看了看张延思,张淮深道:“杨国忠为何要诬告一个死了的李林甫。
安禄山又为何会那么痛快的答应了,要知道当初他与杨国忠的恩怨可不小。
还有,女婿杨齐宣可是出身弘农杨氏,这样一个名族出身,又为何要昧着良心说李林甫要谋反?
最为关键的是,玄宗明知道这是杨国忠的手笔,李林甫也根本没有谋反,为何还要给死去的李林甫治罪。
要知道当初玄宗是最宠信李林甫的。”
第455章 张淮深的满意与不满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