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从归义军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 昏聩之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光是台基便有两丈高的宣政殿,宏伟而大气,屋顶上双层的屋檐以及高挑顶端的巨大斗拱,更显得宣政殿气势恢宏。

    除去展翅前伸的飞檐,屋脊两端如弯月形的粗大鸱吻,殿内雕刻盘龙并且涂了金粉的高大立柱。

    还有大殿深处立于高台上,雕刻金龙和无数片莲花瓣以及四个外翻马蹄和兽头的高大木榻,也将大唐的国威展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张义潮来讲,在往常却并不太喜欢这座威严的大殿。

    因为每次在这里上朝,不是被无视,就是上奏被压下再议,而再议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

    不过,今天在这座大殿内,张义潮没了往日的苦闷,脸上的笑容就没落下过。

    万匹战马汇聚在一起,就跟望不到边的黑云一般,声势既浩大又骇人。

    朝堂上站着的重臣,有一个算一个,估摸着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战马。

    看着他们那副张大嘴巴的样子,心里简直舒坦的跟喝了蜜水一样。

    还有护送使团回来的五百河西将士,离得老远就感受到那股血腥气,这才是尸堆里厮杀出来的。

    满含杀气的目光,冲天的睥睨之势,怎么看怎么让他满意,让他喜欢。

    已经沦为花架子的神策军,给他们提鞋都不配,还有被传的神乎其神的沙坨骑军,也就能打打那些日子过不下去而揭竿而起的田舍百姓。

    与河西的儿郎相比,拿出同样的人数来,只一个冲杀就能让他们折损一半的人手。

    最为让张义潮感觉到提气的是领头的唐家年轻郎君,陛下许了高官都没能让其留下。

    尤其是‘河西乃是胡藩六围之地,尽是些豺狼,身为大唐猛虎就该去剪除这些走兽,恳请四海升平之时,再守护圣人左右。的这番话听着就让人舒坦。

    不但婉拒了圣人,还把河西的不易给说了出来。

    而且河西沉寂的太久了,已经不再是大中年间那会上下欢呼祭告宗庙的时候了。

    与朝廷间的嫌隙,也让人把河西误会成下一个河北。有了这一次的进献,多少会打掉一些朝廷对河西的疑虑。

    尤其是面对南诏节节败退之下,河西这一次的喜讯实在是太过振奋人心。

    只要归义军不继续向东再次把凉州攻下,安心将仲云之地经营几年,河西不但能壮大几分,那些内侍也会安心。

    何况给了韩文约与刘行深送了那么多财帛,朝廷没理由再卡着河西节度使的旌节不放。

    种种利好之下,张义潮暂时将之前对大唐的忧虑抛在了脑后,满面笑容的与那些道贺的同僚谈笑风生。

    即便这些人并不是出于真心,张义潮也依然开心,毕竟哪有夸赞自家后辈不高兴的呢。

    坐在高大木榻之上的皇帝李?y,此刻也是十分的高兴。苍白了许久的面色,难得的出现了些许红润。

    不过他开心的不是河西拓地多少,是否解决了边患,而是进献了这么多的战马,可以从外帑省下大笔的财帛,以及那一车车价值不菲的礼品。

    那些恼人的大臣总是说大唐南北边患不断,各地又灾情不断,本就不充沛的税赋,早已不堪重负。

    不要总是在宫内摆开宴席观看乐工优伶的表演,也不要随意到郊外的行宫别管去游玩。

    作为大唐的天子,难道养个几百的歌姬舞姬,出去游玩几万禁卫扈从护驾陪伴,也是过分的事?况且这又能花费多少,整天在耳旁的聒噪,让人不胜其烦。

    当初许下建造百座佛寺的大愿,到现在也只建成了半数,现今身体抱恙,定是佛像修造的慢了,布施的财帛少了才会

第394章 昏聩之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