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从归义军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4章 大唐一百年前的翻车事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寒风凛凛,军旗猎猎。

    铿锵有力的行军脚步声,犹如敲响的整齐鼓点,听着让人心潮澎湃。

    这与张延思所预料的截然相反,乱糟糟的行军场面并没有出现。

    “你们现在练兵的造诣都这么高了吗?”张延思指了指列队行军的军卒,继续道:“这才进营半个月,就练成这样了?”

    阴长佩有些唏嘘,“要真是这样就好了,可惜没谁能有那么大本事。

    这些新入营的军卒祖上都是大唐的武人,对于军阵并不陌生。

    而且在三州之时,他们有不少都是经常在一起的乡兵,入营稍加操练就有些兵样子了。

    不过就是看着好看些,没真正上阵厮杀过,还称不上精兵。”

    张延思点点头,底子倒是不错,省了不少事,估摸打几场实战见见血,合格的战兵肯定是没问题。

    就是不知道能有几分兰州唐人的那种坚毅性子。

    在张延思心中,最看重的还是兰州过来的百姓,被吐蕃控制了一百多年,依旧我行我素,就是不被同化,为此不知道多少百姓丢了性命。

    这种重气节轻生死的性格,简直太适合从军了,想让人不喜爱都不成。

    “他们祖上既然都是大唐的武人,有没有发现有将帅之才的。”

    阴长佩哈哈笑了几声,“这才入营多久,哪里看的出来,不过确实有几个表现上佳的。”

    指了指前边一面黑底绣着红色虎头的队旗,阴长佩继续道:“新一队的队头崔灿,就非常不错,乃是博陵崔家的后人,是个可造之材。”

    张延思向前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不是不好奇而是只能看个后背:“是那个什么五姓七望之中的崔家?”

    “对,就是那个崔家。”阴长佩对张延思笑了笑,“这次之所以能有这么多青壮投军,还得感谢崔家呢。”

    张延思来了精神,“现在廓,鄯,洮几州已经重回大唐将近十年了,他们怎么不回家族,怎么跟着来咱们这了。”

    阴长佩一脸八卦道:“给这些军卒入军册的时候,我就随口问了一句崔灿和博陵崔家有没有什么渊源。

    没想到崔灿这小子说他们博陵崔家是他们的本家,我当时以为他在说大话乱攀关系,就讥讽了几句。

    结果这小子把他祖父和同乡的几位老者给找了过来,当场和我对质…”

    张延思打断了阴长佩,“你咋不从三州百姓到子亭开始讲起呢。

    我问的是他们为什么不回博陵,没问你这些。”

    阴长佩嘿嘿笑了两声,“别着急,马上就到精彩的地方了。

    我那时候和你同样疑惑他们为什么不回博陵,没想到崔灿的祖父说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出来。”

    张延思叹了口气,估计让阴长佩这个货长话短说是没可能了,无奈的做了个请的手势,等着阴长佩继续往下讲。

    阴长佩没让张延思失望,口沫横飞的讲了将近半个小时。

    不过这也不怪阴长佩,因为事情的缘由要归结到一百年前的一次大唐最大的外交翻车事件上。

    张延思将事件捋了捋,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吐蕃用计谋将当时大唐最能打的三个将领都给阴了。

    第一位被算计的是被册封为西平郡王的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

第174章 大唐一百年前的翻车事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