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从归义军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4章 大唐一百年前的翻车事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陲重将李晟。

    吐蕃的计策很简单,就是利用大唐对藩镇不信任的这一点,让大军故意在大唐的边城下来回溜达,并让将领大喊,‘李令公召我们前来,为何不开城劳军?

    与此同时吐蕃给大唐去信想要会盟议和,李西平给的意见是,戎狄无信,不如击之。

    结果这让德宗皇帝居然产生了猜忌,直接一道诏书将这位让吐蕃人最头疼的将领召回了京师。

    排在第二的马燧同样能打,但是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爱财。

    吐蕃给这位送了好几车的财宝,这位马将军居然还真帮着吐蕃说话,建议会盟议和。看似没什么危险,实则吐蕃已经给马燧挖了个大坑。

    而算计的第三位浑?,计谋更简单,直接让大唐任命他为会盟的使者。

    会盟的时候吐蕃在会盟之地设了埋伏,打算将这位浑?就地斩杀,不过浑?来时听了李晟的意见,十分小心,发现不对,扭头杀了出去。

    这位虽然是跑了回去,但是自副使以下的六十余位负责会盟的官员以及一千多的大唐军卒全成了俘虏。

    而这些俘虏里面就有马燧的侄子和副将,吐蕃使坏故意将这两人放了回去,还又送了不少金银。

    这一下马燧是彻底进坑了,被抓了那么多人,为啥偏偏把你马燧的侄子和部下放了,唐德宗一个大召唤术,将这位也给弄回了京城。

    不过相较于有了污点的三大名将,出使会盟的副使,崔汉衡才是最悲催的。

    这位在朝堂上的职位不低,官位是有着宰相之实的平章知事,结果因为朝堂上反对此次会盟。吵的唐德宗脑壳疼,被政治对手张延赏抓住机会,上了一波谗言,被德宗直接打包送去当了副使。

    悲催的崔汉衡就是崔灿的曾曾祖父,这位当时可是博陵崔家族长的嫡子,将来是能接手崔家的。

    就这么被猪队友坑了不说,被俘虏后朝廷居然不闻不问,可想而知心中的怨念可想而知该有多大。

    因为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回到大唐,所以崔汉衡做了两手准备。

    被发配到廓州以后,再次娶亲生子,如果有生之年能够回去最好,如果回不去就将讨回公道的重任交给子孙去实现。

    同时利用自己身份的优势,将廓州被俘的大唐将士联络到了一起,时刻准备搞一场大唐版的反清复明活动。

    不过种种原因之下,没能实现王者归来,不过对马燧和张延赏的小怨念则是一直传了下来。

    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听的张延思心中挺不是滋味,安史之乱之前和之后简直是两个世界。

    安史之乱之前的大唐皇帝要多精明有多精明,之后的则大部分都是很傻很天真那类型的。

    各种自废武功,硬生生的将大唐给折腾出了最耀眼的历史舞台。

    这让张延思心中有了明确对待唐庭的想法与态度。

    将来如果真有实力进入中原,皇帝的话说的对的可以听,没事乱猜或者闲着没事找茬的一律不听。

    反正自己做的都是对大唐,对百姓有益的事,爱咋想咋想,爱咋猜忌就咋猜忌,管你皇帝心中爽不爽。

    如果皇帝真有本事起兵功打自己也无所谓,到时候自己领兵一路向西就完了,就不信皇帝还能下令一直追下去。

    其实真要是这样,也是件好事,那就说明自己已经拯救大唐成功了。

第174章 大唐一百年前的翻车事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