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冬至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60;62; “天朝真是神了啊!这东西有多快?”60;62; “理论上半个时辰就能从上海直接发到南京。不过因为数据量太大,还得保证正确,除了紧急军令以外不可能这个速度来传递,得通过几十里一个的大驿站重新解码再发送。所以你们从上海发信去南京的话,大概当天夜间礼部就能收到,第二天早晨礼部就能有反应。”60;62; “夜间也能用?”60;62; “夜间比白天要更方便,因为灯光比摇臂更直观一些。只是夜间只有几条线是通的,我们没法安排那么多昼夜值班的人员。还好,上海到南京这条线最繁忙,所以昼夜都有人值班。除开上海,就只有南京到杭州以及江淮前线这两条是昼夜不休。”60;62; “这千里传音之法,天朝能教授给朝鲜么?”60;62; “当然可以,这套法子传播得越广越好。你们可以带些儒生一起去南京学,我们免费教。只是...你们的邮传系统怎么样?”60;62; “我们的邮传系统...自然是不如天朝,只有公文能用上。”60;62; “五里地一个的急递铺有没有?”60;62; “没有,我们没法布得那么密集。”60;62; “那这就不好办了。我建议你们先开通短途电报吧,在汉城周边扩展一下即可。我们直接用了原来的邮递系统,但还是只能保证在大部分的府级单位可以用,还有些偏远州府没有覆盖到。出了南直隶就只有杭州和江淮前线两条路。胶东有一条孤立的电报系统,还没有并网。”60;62; “连天朝都没法铺开?”60;62; “没有办法。这套系统需要供养大量在急递铺工作的基层电报员,每隔几十里还得安排一个驿站,驿站里头还得派驻几个儒生负责审查电报文是否有错漏。这也就只有朝廷能弄,别处雇不到那么多识文断字的儒生,也没法用朝廷的邮传系统。”60;62; “唉...看来我们若是想跟上天朝的路子,还任重而道远呐。”他摇了摇头,言语中透着无奈。他知道,这并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决的问题。60;62; 朱由检望了他一眼,想说些什么,终究还是没开口——他知道,朝鲜离推行电报还有非常远的路要走。南直隶之所以能先开通几条电报线路,是因为他用学分作为奖赏,把国子监的监生给调出去了。南直隶的读书人也非常多,寻常人家的子弟也大多能认字,至少能看懂报纸和小说上头的白话文。60;62; 反观朝鲜,朝鲜门阀林立,田间地头的百姓几乎没人关心他们的教育,就算他们读了书也没有办法参加朝鲜的科举。毕竟朝鲜的“科举”只是名字叫“科举”而已,实际上就是门阀子弟的内部排名,和中国的科举制度完全是两码事。60;62; 在大明之外,朱由检最看好的地方就是日本,他觉得日本倒是可以很快学到这一套电报系统。因为日本的识字率非常高,只要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几乎都有针对儿童的基础教育机构——“寺子屋”和“即寺子屋”。60;62;第一千零二章 冬至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