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同样是做官,差距怎么这么大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是关于我个人的事情,或许胡相是在开玩笑。
nbsp”
nbsp“但涉及国家大事,胡相所说必然属实。
nbsp”
nbsp“毕竟以您的性格,是不会拿正经事开玩笑的。
nbsp”
nbsp胡大人愣了一下,随后哭笑不得地指着章善说:
nbsp“你这老狐狸倒是机灵得很!”
nbsp“如果没有别的事情,那就先告辞吧?”
nbsp章善环顾四周,随即便点头同意。
nbsp胡大人毫不迟疑地转身离开。
nbsp工部的一众官员看着胡大老爷急匆匆离去的身影,心中满是无奈。
nbsp为何这位胡大人总要显得如此特别呢?
nbsp待众人在尚书办公处商议后走出,途经侍郎办公室时。
nbsp只见胡大老爷悠闲地躺在躺椅上,抱着茶壶,翘着二郎腿,偶尔轻啜一口,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
nbsp这一刻,众人仿佛体会到了现实的残酷。
nbsp同样是做官,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nbsp第二天早朝时,朱元璋如往常一样和群臣讨论江南水患问题。
nbsp户部拨款调粮,工部筑堤建房,这些都是应对天灾的必要措施。
nbsp面对这样的灾难,没人能置身事外,该承担的职责必须承担。
nbsp就在大家商讨之际,新上任的章善严肃地站了出来,高声说道:
nbsp“陛下,臣有奏疏。
nbsp”
nbsp朱元璋眉头微蹙,语气略显不满:“章善,何事奏报?”
nbsp“可是工部对此次事务有所异议?”
nbsp这话带着几分质问之意,隐隐含有警告意味。
nbsp意思是让工部安分守己,别添麻烦。
nbsp然而章善却出乎意料地强硬回答:
nbsp“陛下,工部确实有不同看法。
nbsp”
nbsp朱元璋尚未发怒,章善已将昨日胡大老爷所言详细汇报。
nbsp朱元璋闻言,立刻起身追问:
nbsp“章善,此话当真?”
nbsp“真有这般神奇之事?”
nbsp只要不是狂妄自大、无视权威之人,稍微不那么恭敬也无伤大雅。
nbsp在朱元璋看来,有才华的人有些个性是正常的。
nbsp看吧,刚才章善的表现就像完全没领会朱元璋的暗示一样,直来直去。
nbsp但朱元璋非但没生气,反而兴奋地问:
nbsp“哈哈,章善,太好了!”
nbsp“没想到你刚到工部就发现了人才!”
nbsp“这个主意是谁想的?”
nbsp“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到现在才被发现?之前那些工部官员都在干什么?”
nbsp朱元璋就是那种吃饱喝足还挑毛病的人。
nbsp在他眼里,有能力的人就该拼尽全力为他效力。
nbsp章善确实有功有才,可明明有人就在工部,也有能力,为什么之前的工部官员都没发现呢?
nbsp他们该死!
nbsp他们怎么就不能向章善学习呢?
nbsp看看章善,才刚去几天啊。
nbsp遇到这种困难,不但没退缩,还提出了新办法。
nbsp这就很好嘛。
nbsp朱元璋对章善一阵猛夸。
nbsp夸得章善面露尴尬。
nbsp但他不敢打断朱元璋的话。
nbsp直到朱元璋说完,他才苦笑着说:
nbsp“陛下,您的夸奖让我无地自容!”
nbsp“这事实在不是我的功劳,我只是照搬罢了!”
nbsp“混凝土的事,其实是工部侍郎胡惟庸提出的。
nbsp”
nbsp“我只是复述而已,实在担不起这样的夸奖!”
nbsp又是惟庸?
nbsp朱元璋听到这里都呆住了。
nbsp不对!
nbsp怎么又是胡惟庸!
nbsp对了!
nbsp胡惟庸在哪?
nbsp朱元璋突然抬起头,在朝臣中寻找胡惟庸。
nbsp他已经找了两遍,仍不见胡惟庸的身影。
nbsp于是他转向宋利问道:“胡惟庸呢?他是不是告假了?”宋利闻言愣住,额头冒汗,急忙解释说胡惟庸之前提到无要事不上朝,朱元璋已经同意了。
nbsp朱元璋听后脸色阴沉,但随即释然,认为即使胡惟庸不上朝,也能为国家效力。
nbsp想到这里,他甚至觉得不让胡惟庸上朝是自己的英明决定。
nbsp要是胡惟庸知道,恐怕会感激得鼓掌,但也可能要求辞职。
nbsp此刻,胡惟庸正想着回家打麻将、钓鱼,觉得在家比在工部轻松多了。
nbsp他喝茶、晒太阳的样子让人羡慕,但他心里却觉得委屈,不明白为何不能继续享受这种悠闲的生活。
nbsp话说朝堂之上,朱元璋终于回过神来。
nbsp“嗯,若真是胡惟庸搞出来的,倒也不奇怪。
nbsp”
nbsp“毕竟他虽懒散了些,但立下的功劳不少。
nbsp”
nbsp“所以这事若出自他手,我们倒是很期待。
nbsp”
nbsp“这样吧,你们工部先试试这个东西,看看效果如何。
nbsp”
nbsp“要是真像他说的那样,咱们再大规模推广!”
nbsp朱元璋此言一出,在场的大臣们心里直翻白眼。
nbsp这便是皇帝对老兄弟、老臣子的待遇?
nbsp还是因为胡惟庸成了皇亲国戚才这般优待?
nbsp为何他们要勤勤恳恳,胡惟庸却可以悠闲度日?
nbsp不过,朱元璋刚才提到的一点让众人心服口服——
nbsp胡惟庸虽然懒散,但功劳却不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当然,有些官员还是忍不住羡慕嫉妒。
nbsp在他们眼里不算什么的事,到了朱元璋那里就成了功绩。
nbsp唉,人与人之间终究不同啊!
nbsp散朝后,章善回到工部立即召集人手准备试验。
nbsp工部上下对此事充满期待,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nbsp然而,作为这件事的核心人物,刚到工部任侍郎却从未实际操办过的胡惟庸,却毫无激动之色。
第138章 同样是做官,差距怎么这么大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