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功德圆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玉皇大帝张兴东之功德圆满
nbsp一、瓦岗村的星子
nbsp瓦岗村的夏夜总飘着麦秸秆的焦香,张兴东蹲在晒谷场边,看着父亲张老实把最后一车麦子卸下来。月光洒在他补丁摞补丁的粗布短褂上,映出脊梁骨凸起的形状——那是常年弯腰劳作磨出的弧度。
nbsp“东子,明儿跟你王伯去修河堤。”父亲用袖子擦着汗,麦糠粘在黝黑的脸上,“挣了钱先给你娘抓药,她那咳嗽总不好。”
nbsp他嗯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石碾子。三天前暴雨冲垮了河堤,浑浊的黄河水漫过滩涂,眼看着就要淹到村口。村里的壮丁都被征去修河,王伯说这次要在堤岸下埋镇水兽,还得找个八字硬的年轻人守夜。
nbsp“爹,镇水兽真能管用?”他望着远处泛着白沫的河面,总觉得那水底下藏着什么东西在搅动。
nbsp张老实往烟斗里塞着烟丝,火星在黑暗中明灭:“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总得信点啥。你记住,干活要实在,待人要心诚,老天爷都看着呢。”
nbsp夜里守堤时,王伯给他讲了镇水兽的来历。说是百年前黄河泛滥,一个穿绿袍的神仙路过,随手将腰间玉佩抛入河中,化作石兽镇住水怪。“那神仙临走前说,瓦岗村会出个管天管地的大人物,”老头咂着旱烟笑,“说不定就是你这小子。”
nbsp张兴东正想笑,忽然听见水里传来闷响。月光下,浑浊的河面鼓起个巨大的包,浪头里隐约露出鳞甲的寒光。王伯吓得瘫坐在地:“是河伯发怒了!快,快把祭品推下去!”
nbsp岸边摆着村民凑钱买的猪头和米酒,张兴东却没动。他看见浪涛里漂着个蓝布襁褓,像是谁家被冲走的婴儿。几乎是本能地,他甩掉布鞋跳进水里,刺骨的寒意瞬间浸透四肢,却抵不过那声微弱的啼哭。
nbsp抓住襁褓的刹那,他被一股巨力拖拽着往下沉。朦胧中看见个青面獠牙的怪物,手持三叉戟朝他刺来。张兴东把襁褓护在怀里,闭着眼等死,却听见一声清越的鹤鸣。
nbsp等他呛着水爬上岸,怀里的婴儿已经不哭了,正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他。王伯指着他背后,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他粗布褂子的破洞里,竟透出点点金光,像缀着片星空。
nbsp二、长安街的雪
nbsp二十年后的长安,雪下得比瓦岗村的麦垛还厚。张兴东穿着皂隶的棉袄,站在大理寺门口呵着白气,靴底冻得硬邦邦的。三年前他送被救的婴儿去寻亲,一路辗转到了京城,索性当起了衙役。
nbsp“张大哥,这案子邪门得很。”同僚小李抱着卷宗跑来,眉毛上结着冰碴,“西市那户绸缎庄,一夜之间人去楼空,只留下满地绸缎,上面还绣着没人认得的字。”
nbsp他跟着去现场时,正撞见个穿紫袍的道士围着绸缎转圈,桃木剑指着那些丝线:“是狐妖作祟!这些字是妖族的谶语,说要换人间气运。”
nbsp张兴东蹲下身,指尖抚过那些流光溢彩的丝线。绣纹里藏着细密的针脚,不像妖法更像手艺。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娘教他缝补衣裳:“针脚要藏在里面,才耐穿。”抬头问店主的邻居:“这家娘子是不是总在夜里绣花?”
nbsp卖胡饼的老汉点头:“是啊,她男人去年病死了,留下三个娃,全靠她绣绸缎还债。前儿个还来买过两文钱的面。”
nbsp道士已经举剑要劈,被张兴东按住手腕:“等等。”他拿起一块没绣完的绸缎,上面用银线绣着半只凤凰,“这不是谶语,是寻人启事。你看这凤凰翅膀,绣的是终南山的形状。”
nbsp三日后,他们在终南山的破庙里找到了绸缎庄的娘子。她正给孩子们缝棉衣,手指被冻裂的口子渗着血。“我男人欠了钱,债主说不还钱就卖孩子,”妇人哭着说,“听说山里有位织锦仙娘,能把心愿绣进绸缎里,说不定孩子爹的故人能看见……”
nbsp张兴东掏出自己攒的月钱,又让同僚们凑了些,凑够了欠款。道士看着他把银子递给妇人,桃木剑上的灵光忽然黯淡了:“你不怕她真是妖怪?”
nbsp“怕啥?”他笑了笑,雪落在他肩头,很快化成水珠,“妖要是能把针脚绣得这么匀,比有些人还像人。”转身时,腰间挂着的、当年从河里捞上来的婴儿襁褓碎片,忽然发出温润的光。
nbsp三、边关的风
nbsp三十岁那年,张兴东被派去边关送军粮。风沙比长安的雪更烈,刮在脸上像刀子割。他牵着骆驼走在戈壁上,看见远处的烽火台塌了半边,守军正用草席裹着战死的士兵。
nbsp“匈奴人昨夜又来偷袭,”老兵啃着干硬的饼子,牙齿咬得咯吱响,“他们骑着骆驼冲阵,我们的弓箭根本射不准。再等不到援军,这关隘就守不住了。”
nbsp夜里他守在粮车旁,听见帐篷里传来哭声。个十五六岁的小兵正对着家书抹眼泪,信上画着个歪歪扭扭的房子。“我娘说,等我回去就给我娶媳妇,”小兵抽噎着,“可我连今年的种子都没给家里留……”
nbsp张兴东忽然想起瓦岗村的田埂。每年
第582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功德圆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