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放粮赈灾13[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能。”
“能。”
…
人群里传出稀稀拉拉的附和声。
“好,下一步我们要做的事有:一是要去开垦荒地,以家庭为单位,谁家开垦的多,谁家的土地就多,三年内不交赋税。你们可愿意?”
人们面面相觑,不太相信这个人的话,朝廷对土地有着严格的规定,虽然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时起,就鼓励庶民开垦荒地,但从来没有承诺过不纳赋税。
“二是可以用一技之长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你如果善织布,可以到市场买卖你织的布,你善庖厨,你可以在集市卖你所做食物,还有你善木工,善编织竹篮等等,一切都可以换成自己可以需要的东西,这就是说自己的东西和手艺都可以自由买卖,这叫盘活经济,农工商全面发展。”
所有人更是大睁着眼睛不可置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这些都是朝廷的法令,从来没有允许庶民自由买卖东西了。
陈子豪从人们的怀疑他眼神里看懂了他们的诧异,不奇怪,对于重农抑商、高度管控的秦朝来说,他的这些说法简直是天方夜谭。他就如同一个疯子在说梦话。
他也不介意,一切看行动。
于是继续说道:“从明天起我们要对所有人进行户口登记,你们必须对家庭成员、年龄以及有无一技之长等情况如实申报,以备以后使用。
三、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在小院里办学堂,所有孩子都可以来上学识字。”
这句话更引起了石破天惊,人群里一片哗然,大家议论纷纷。
贱民也能读书,这朝廷是不是要变天了?
秦王朝一直奉行“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勉农而不偷”的思想,不让百姓接触其他的思想,学问,那么百姓就只知道从事农业生产,以便管控。
陈子豪继续说道:“要办学堂,就要有个学堂的样子,等下喝完粥之后,有兴趣的年轻人可以跟着我们去砍木头,用来搭建学堂的桌椅板凳。”
三个大鼎前排起了长龙,还是老人孩子在前,女人在中间,年轻人在后面,没有人组织,没有人监督,没有人争吵,一人一勺粥,静静地满足地喝着。
在离废弃的军营不远处的北边有一片树林,这片树林与北山山系相连形成一片茫茫林海,这片林海与后面的山脉与南面的秦岭山脉遥相呼应,共同拱卫着关中平原。
陈子豪快速用现代的地理知识推算,整个北山山系分成千河与泾河之间的千山山脉;泾河与北洛河之间午岭山脉;北洛河以东属于黄龙山脉自西向东的三部分,从咸阳宫的位置推断,这里应该在泾河以西的地方,属于千山山脉,那树林里流淌的小溪应该就是泾河的小支流。再向东不远处就是子午岭了,在子午岭上,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一条震撼世界的古代高速公路——秦
第八十六章放粮赈灾13[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