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使秦新语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放粮赈灾13[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直道翻山越岭的从它背脊上穿过,直到九原,蒙恬就是它的开创者,由于该路线地形复杂,道路险峻,工程进展缓慢。直至蒙恬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赐死时,秦直道仍尚未完全修通。

    想到这里,他不由的悲悯起日日与自己拌嘴使性子的这个大男孩来,可是又一想,赵高已死,谁还假诏赐他和公子扶苏死啊!他们会颐享天年的。

    他自嘲的摇摇头说道:“陈子豪啊陈子豪,你怎么老犯迷糊呢?以后历史和现实一定要分的清,现在历史已经被改变了,那些历史上的悲剧不会再发生了,再不要杞人忧天了。”

    强大的匈奴人经常侵扰秦国的北疆河套一带,于是,秦始皇决定让蒙恬率大军修长城、筑直道以拒匈奴的入侵。

    在公元前212年,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和数十万民夫共同修建秦直道。

    秦直道自陕西淳化梁五帝村(古云阳)北部的秦林光宫(即汉甘泉宫)北门始,沿子午岭北行,经旬邑、富县、榆林,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至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古九原郡),穿越14县,长达7七百余公里,路面最宽处约六十米,普通亦有二十米。主体历时两年半全线贯通,是当时咸阳至九原郡最近的一条行军大道。

    修建直道开山填谷,凿石铺路,动用大量兵力民力,导致百姓不堪重负,但为抵御北方匈奴,快速运输军需物资和兵力到塞北前线,秦直道成为保障军用线,也为以后南北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秦朝灭亡后,秦直道至隋唐时期依然继续提供交通服务。

    所以秦直道还是利国利民的。

    以前在此地设立军营,应该就是看重了这里得天独厚天然资源,后来虽然因为战争的需要,这个军营全部撤到了大散关,这里暂时废弃,但也是军事禁区,贫民也是不能随便踏入的。

    现在嬴政将这么块风水宝地划给灾民们使用,也反映了他赈灾的决心。

    陈子豪看着还绿着树林,他不忍心去破坏砍伐,他让士兵们尽量找干枯已经死亡的树木去砍。

    有许多的年轻人也跟在他们身后,陈子豪将他们分组派的每个士兵名下,砍木头也捡些枯枝回去。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搭建学堂的木头都有了,连晚上取暖的柴火也捡了不少。

    回到宫里,蒙毅和小哑巴他们已经回来了。

    蒙毅一直喜滋滋在伸长脖子等陈子豪。一看陈子豪回来立即拉他到院子的一颗大树下,大树底下放满了箩筐,满满的五筐晚秋黄橙橙的透着光泛着红,两筐桑椹也已经熟透了紫紫的十分诱人,两筐野菜和药材还绿荫荫的,水分都没有流失

    陈子豪兴奋地拿起一个晚秋咬了一口,果然比半个月前在林子里吃的更甜了更脆肉质更细腻了,又拿起一颗桑椹放到嘴里,糯糯的,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满口生津。

    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第八十六章放粮赈灾13[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