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漂亮后妈看到弹幕后[七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38 章 第 238 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醉酒的姜舒兰到底是没能成功去找司务长的。

    这样子的姜舒兰,周中锋根本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

    直接把人给打横抱了起来,让她在家好好休息睡觉的。

    结果——

    醉酒的姜舒兰,一把掐着周中锋的腰,颐指气使,“趴下,让我骑马。”

    周中锋,“……”

    骑马到底是骑了的,只是谁骑谁就不知道了。

    这一晚上小两口在家都没能歇息下来,那竹床都不知道摇晃了多少次。

    甚至,差点床腿都被给折腾快断了。

    早上,姜舒兰头痛欲裂地醒来,昨晚上的荒唐事,顿时齐齐地涌上心头,她忍不住抱头哀嚎了一声。

    她觉得可能没脸见人了。

    她不止骑马,她还要唱歌,□□歌,一整晚上嗓子都快唱哑了。

    她唱得好听不好听,姜舒兰不知道。

    但是,她却知道,自己强迫周中锋说好听,而且还要求对方点歌,点了她来唱。

    想到这里,姜舒兰恨不得打死昨儿的自己。

    她不明白自己平日里面挺文静的一个人,怎么喝酒了之后变化这么大。

    再怎么尴尬,还是要起床出门的,她一起来,就对上在堂屋。

    给俩孩子喂鸡蛋羹的周爷爷和周奶奶两人。

    安安和闹闹已经十个月了,如今到了添加辅食的时候,平日里面米汤和蒸鸡蛋羹会换着来。

    今儿的早上,就是用的大黄下的新鲜鸡蛋,一个鸡蛋蒸了一碗出来。

    两个孩子吃的,抿着小嘴啊啊啊叫,不住的催促,大人赶快喂他们。

    瞧着那样子,恨不得把碗都给吃干净了。

    姜舒兰出来,俩孩子头一次没看到她,反而把注意力都在那滴了香油的鸡蛋羹上。

    周爷爷给安安擦了擦嘴,又喂了一勺,朝着姜舒兰点了点头。

    不过,周奶奶却朝着姜舒兰笑得慈祥,还带着几分过来人的了然。

    “累了吧,中锋交代了小李,给你熬的醒酒汤在厨房,快去喝一碗,解解酒。”

    姜舒兰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刚一去厨房,姜母和李姨就看到了,后者给舒兰拿了醒酒汤。

    前者,则是趁没人的时候,上来就要拎舒兰的耳朵,骂骂咧咧,“你以后在喝酒,腿给你打断。”

    姜母从来不知道自家闺女酒品这么差。

    差到极点。

    昨晚上,大半夜的全家听着她□□歌,唱就算了,唱得难听就不说,还非要人家中锋夸奖她,夸奖的话还不能重复。

    他们这些当父母听了都觉得中锋委屈。

    姜舒兰避开了姜母的要教训的动作,捧着醒酒汤小口小口喝着,抿着唇道,“娘,我知道了。”

    老实说,她也不知道自己酒品这么差。

    打小儿就是家里的金疙瘩,又是女孩子,家里从来没人教过她喝酒不说。

    就是出去吃席面儿,遇到喝酒的场合,也有哥哥们帮忙拦着。

    根本轮不到他。

    所以,导致姜舒兰对自己的酒品是真的没一点自知之明。

    见她听进去了,姜母这才放心,“你之前酿制的果酒,我全部没收了,除了拿给司务长的那一份,以后你见都别想见。”

    “好了,吃了饭,赶紧去忙自己的事情。”

    姜舒兰,“???”

    姜舒兰抱着果酒出门的时候,还有一种我是谁我在哪的感觉。

    在这个家,她头一次觉得自己成了外人了。

    看着忙得热火朝天的家人,姜舒兰叹了口气,戴着草帽往办公室走。

    十月份的海岛,已经刮了起来了凉风,太阳虽然大,但是却不像是七八月份那样毒辣。

    往部队厂子去的路上,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司务长一如既往地忙得跟陀螺一样,部队的食堂他负责,战士们的衣食住行他负责。

    再加上部队的厂子,司务长绝对是堪称,部队最忙的人。

    一天到晚,脚不沾地。

    姜舒兰一来,就敲着司务长眼睑处两个浓浓的黑眼圈。

    “既然这么忙,怎么不找部队给你配备一个助手?或者把工作分一部分出去也行。”

    司务长起来,走到洗脸架子旁,把脸扎到搪瓷盆里面,足足过了三秒钟。

    这才把整个脸搪瓷盆里面□□,摇摇头甩掉脸上的水。

    胡乱地拿着毛巾擦了一把,算是振作了精神。

    “哪里有人?我给领导打报告打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抽不出来人。”

    “你也知道司务长这个工作,吃力不讨好,还不好上升,说好听的是个管事的,说不好听的就是个勤杂工。”

    “谁愿意来?”

    姜舒兰想想也是,幽幽道,“这就是你单身多年的原因吗?”

    司务长,“……”

    “姜舒兰,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

    “说吧,来找我什么事?”

    这会倒是拿出派头了,谁还不知道谁了,大家都共事了这么久的人。

    姜舒兰也不恼,她把两瓶子果酒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尝下?”

    “什么?果醋?舒兰我告诉你,我可不吃醋。”

    上次那果醋酸得他牙齿恨不得倒了三天。

    姜舒兰忍不住道,“什么果醋,这是我上次跟你说的果酒。”

    这下,司务长愣了下,“这么快?”

    这也才一个月的功夫,姜舒兰嗯了一声,揭开瓶盖子,刚准备倒到他用的那个大搪瓷缸里面,顿了下,想起来了什么。

    “你会喝酒吗?”

    司务长,“姜舒兰,你看不起谁呢。”

    “就这果酒,我能不会喝?”

    姜舒兰一听这话,二话不说,咚咚咚,给他倒了一搪瓷缸的梅子酒,“喝。”

    司务长没明白这里面有坑,他只当自己不能失了面子。

    端着搪瓷缸,咕咚咕咚灌了起来,一气下去,搪瓷缸快干到底了。

    他嗓子火辣辣的,没忍住问了一句,“你这酒度数不轻吧?”

    尝着味道,比那黄酒和米酒,有劲儿多了。

    姜舒兰拿起装果酒瓶子看了看,“放了一瓶烧刀子进去。”

    司务长两眼一黑,“姜舒兰,你这是坑我。”

    他们部队值日上班的人,是不允许喝酒的。

    他刚还喝了那么大的一搪瓷缸,怕是这酒味一天都散不了。

    姜舒兰,“你自己说你会喝,能喝。”

    “趁着你现在还没醉,我就问你,这果酒你喝着怎么样?”

    这——

    司务长还真没喝出来,他就喝出了一股辣辣的感觉。

    他咂摸下味道,除了酒的辛辣,还带着几分梅子的清香,他忍不住点了点头,“还行。”

    “你这答案也太模棱两可了,还行是怎么行?那我就问你,这酒能不能对外出售?”

    “可以,但是你这成本太高了吧。”

    司务长迅速盘算,“你这点,就放了一瓶烧刀子,酒这东西,本来就是个金贵儿物什儿,你这么一弄,怕是普通人都买不起了。”

    姜舒兰思忖片刻,“那卖给有钱人呢?同那果醋一样。”

    果醋和果酒本就不是卖给普通人的。

    因为价格不便宜。

    “你确定?我不看好,现在大家家家户户都一穷二白,谁还买这玩意儿?”

    不浪费钱吗?

    姜舒兰叹了口气,“司务长,穷人是多,但是任何时候都有富贵人的,你忘记了吗?咱们新鲜的山竹和芒果,以及做成的罐头,卖那么贵,还不是照样有人买?”

    “就拿那一批新鲜水果来说,基本上三四天就卖完了。”

    “这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姜舒兰忍不住反问,“对于爱喝酒的人来说,自然会有人买。”

    “我说不过你,你说说你的打算吧?”

    半晌,司务长憋出这么一句话。

    “果醋我交给的是黎族来酿制,原本我是打算把果酒放在咱们厂子来办的,重新成立一个小厂子,先慢慢试验。”

    “这很难。”

    司务长摇头,“不是我泼凉水,果醋和果酒受众群体太小,你让部队来开厂,亏本大于盈利。”

    “就是我这关都不过了,更别说领导那边了。”

    “舒兰,你要明白,部队开厂是为了盈利,不是为了做慈善。”

    这是他们双方第一次意见不合。

    姜舒兰也不失望,“既然部队不做这件事,我把果酒这一项也交给黎族来做,他们做了以后,咱们部队负责帮忙运送到首都去卖,卖得好坏,与部队无关,你看这样行吗?”

    司务长拧眉,压低了嗓音,“你这是割资本主义尾巴。”

    个人去开厂买东西,和公家开厂卖东西,那是两种概念。

    姜舒兰沉默片刻,“报告我来打,部队既然不做,那不能白白放着这两个挣钱路子不要,司务长,你们当初上海岛的目的是什么?”

    “建设海岛发展,守护海岛。”

    “那老百姓日子过的苦,部队管不管?”

    自然是要管的,要是不管,这四个厂子也不会从当地老百姓里面招工了。

    司务长无奈,“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你去打报告,找下领导看他们是个什么反应。”

    有了这话,姜舒兰就放心了。

    她收起了果酒,哼了一句,“真是白瞎了我的好酒。”

    抱着酒瓶子就走了。

    司务长,“???”

    既然司务长这边的路子行不通,姜舒兰直接回去准备好了报告,当天下午就去找了雷师长和高司令。

    海岛的一切事宜,最终拍板,都是需要找这两位大领导的。

    姜舒兰说明来意后,雷师长的表情有些意味深长,“姜同志,你知不知道,你这是属于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行为?”

    姜舒兰摇头反问,“不该是组织帮助老百姓脱贫吗?”

    这——

    雷师长和高司令面面相觑,最后雷师长无奈道,“你这一张嘴啊。”

    “报告拿过来。”

    姜舒兰立马递过去,趁着对方看报告的时候,她忍不住多说了一句,“领导,既然咱们海岛给渔民都给开了一个口子,允许他们挂在供销社名头之下后,在码头买卖海鲜。”

    “那是不是这种有利于老百姓脱贫的事情,我们也该做?”

    “毕竟,咱们当初上岛的初衷,不惧是为了建设海岛,想让海岛的发展越来越好。”

    海岛的存在很特殊,像姜舒兰老家那边,这种单独开口子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但是,在海岛不止可能,还已经按照这种模式开始了好几年了。

    姜舒兰就知道,在南方这边其实某些政策,并没有他们北方那边那么严格。

    雷师长听完,合上报告,“说说你的看法?”

    姜舒兰开门见山,“黎族一直是海岛部队心头大病,当初橡胶林的事情,大家有目共睹,虽然现在双方关系不错,但是——”

    她抬头看着雷师长,“说一句自恋的话,我们双方能和黎族关系这么好,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和黎族族长黎丽梅的关系好。”

    “这才有了今天这个局面。”

    倒是敢说。

    高司令也停下办公,忍不住看了过来,“继续。”

    “将果醋和果酒这个挣钱的法子,放在黎族身上,不止能促进黎族和部队的关系,还能让黎族老百姓增加收入,让他们同时也对部队有了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三点——”

    姜舒兰语气顿了下,“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海岛上面有很多少数民族,大家也都知道,咱们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称不上多么和谐。”

    “如果有了黎族这个领头羊,他们和部队合作,慢慢族人生活变好起来,那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来说,是不是一个良好的示范?会不会让他们减少对部队的排斥,增加对不对的融入?”

    “从而真正的达到,军民一家亲的地步?”

    军民一家亲是他们部队一直想做到的事情,但是奈何海岛当地人的戒备心太强,也导致双方的关系不算太融洽。

    黎族就是最好的例子,当初橡胶林的时候,差点还见血。

    也就是后面阴差阳错,在加上部队这边确实做的厚道,这才打动了黎族的老百姓。

    让他们慢慢接纳了部队,才有了如今这个局面。

    姜舒兰这话,引起高司令和雷师长的沉思。

    他们不说话,姜舒兰自然不会说话。

    倒是在门口过来找领导汇报工作的宋政委,忍不住抬手戳了下周中锋的胳膊,压低了嗓音,“你这媳妇挺厉害。”

    能在领导面前侃侃而谈,而且有理有据,把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慢慢说了出了一个可能性。

    就这点,不知道比多少他们这些男人都厉害。

    要知道,就是宋政委自己,当初在雷师长和高司令面前说话不结巴,也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调整过来。

    周中锋低低地嗯了一声,脸上带着骄傲,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宋政委忍不住骂了一句,“狗屎运。”

    当初,他们给周中锋介绍的相亲对象,可是江敏云。

    然而,这阴差阳错,周中锋和只有一面之缘的姜舒兰结了婚。

    当初,不少人都不看好他们这一对,谁能想到呢。

    如今这小两口,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

    在想到自己的家庭,难得,宋政委脸上带着一丝落寞。

    周中锋抬手捶了下他胸膛,相视一眼。

    一切都在不言中。

    办公室内。

    雷师长思考了许久后,他问,“黎族酿制果酒和果醋,你能保证,对方不会做私人生意吗?”

    这不是开玩笑。

    姜舒兰点头,“自然,如果黎族开始酿制,那么他们最开始的小作坊,就会学习部队厂子这边的经营情况,这样来看,个人根本无法掌握货物,而且——”

    她苦笑了下,“领导,果酒和果醋这么贵的东西,您觉得海岛当地有几个人肯买的?”

    黎族那边真想出售果酒和果醋,还得靠着部队,把货物运送到首都的百货商店去。

    那边,才是有钱人聚集的地方。

    也是买得起的才行。

    果酒和果醋的销售对象,根本不是海岛本地人,而是首都人。

    雷师长听到这话,若有所思,“那运费,破损费,以及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部队可以帮忙,但是却不能帮忙承担这些本不该为部队承担的后果。

    “黎族自己承担。”

    姜舒兰直接拿出条件,“部队允许并且帮忙售

第 238 章 第 238 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