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漂亮后妈看到弹幕后[七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35 章 第 235 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话一落,周爷爷和周奶奶瞬间安静下去。

    他们没说话。

    姜舒兰也不催,她笑了笑,“没事,不着急,咱们慢慢考虑,不过——”

    她话锋一转,带着几分郑重,“爷爷,奶奶,我们真的很需要你们,尤其是闹闹和安安两个,他们没人教,我和中锋都希望,有个长辈可以领着他们慢慢长大。”

    在姜舒兰看来,这个引路人是爷爷奶奶就很好。

    两人也算是告知,有文化的人,而且通情达理,会偏心,但是却不会溺爱。

    这种就很合适。

    如果说,光是姜舒兰和周中锋的话,两位老人并不愿意去打扰孩子们的私人生活。

    但是——

    这里面又涉及到孩子,而且舒兰也明确说了,小两口需要他们。

    这让周爷爷和周奶奶,有了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其实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已经是在等死的年纪了。

    这让两人的心又动摇了几分。

    姜舒兰点到即止,没在催促。

    她只是笑着,“孩子们快学说话了,我想着,他们到时候会说话的时候,喊一声曾爷爷,曾奶奶,应该还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处处不提要求他们过去,却又处处离不开他们过去。

    周爷爷和周奶奶这一次,终究是没沉默。

    “只要你们不嫌弃我们这把老骨头,我们就过去。”

    这话,让姜舒兰有些惊喜,“怎么会?我们高兴都来不及,闹闹和安安也会很喜欢您们。”

    周中锋也忍不住点头。

    “那就这样说定了,奶奶,五天后,你们和我们一起去海岛。”顿了顿,姜舒兰看了一眼周中锋,“还是买卧铺票?”

    “还是开车过去?”

    “卧铺票。”

    周中锋迅速做了决定,“我现在去买票。”

    说完,被周奶奶给拉住了,“站住站住,还没说完呢,着急什么。”

    他们还从来没看到过孙子这般猴急的样子。

    心里那一丝丝担忧,也跟烟消云散了。

    “还有你们的郭叔和李姨,我和你爷爷想一起带上。”

    都是生活在一起快二十年的人了,而且他们两位老人也需要人照顾,去了海岛,总不能让舒兰的爹娘照顾他们。

    那他们算什么了?

    而且,他们离开不带上郭叔和李姨,他们就算是失业了。

    就只是,这里面有些麻烦。

    如果协商不了,那他们就还住在首都好了,反正这边有房子。

    姜舒兰和周中锋对视了一眼,“当然可以。”

    “海岛别的不多,就是房子多,人去了,我们在加盖两间房子就好了。”

    这个很简单。

    这话一说,旁边的郭叔和李姨,那一颗提起的心,瞬间放在了肚子里面。

    他们就怕,老爷子走了,不带他们。

    倒是,周爷爷考虑的更周全,他沉吟片刻,“让小李跟着吧,小郭就留首都,帮忙隔三差五看下房子好了。”

    他们去海岛了,也不需要车接车送了,更不需要旁边人有住着照顾他们。

    看着他们是不是半夜一睡不起,能及时送他们去医院。

    这话一说。

    郭叔急了,“这哪里行?”

    他跟了老爷子半辈子,这会老爷子走了,不带他,那他怎么办?

    “你先别急,听我说。”

    周爷爷语重心长,“你和小李不一样,小李孤家寡人一个,我们走哪里,她跟哪里,但是你呢,你忘记了,你有妻子有孩子,你跟我们走了,你妻子孩子怎么办?”

    郭叔是成家的人。

    李姨不一样,离婚后就没在成家了。

    见郭叔还要说。

    周爷爷便直接道,“你那一双儿女也快成家了,这个时候是至关紧要,你总不能连他们娶妻生子都看不到吧?”

    这话一说,郭叔跟着沉默了。

    “老爷子。”

    他语气有些艰涩,家里重要,但是对于他来说,跟了一辈子的周爷爷更重要。

    “好了,大男人就不要婆婆妈妈的了,首都这边的房子也离不开人,你在老家就当相当于把我们把房子看好了。”

    接着,周爷爷看向姜舒兰和周中锋,“你看他们两个,经常海岛首都的跑,往后怕是还要回来,每次回来家里没个人,还乱糟糟的,那怎么行,就这样说定了,你留在首都,舒兰和中锋回来家里也有个亲人。”

    亲人……

    这话说的,郭叔眼眶都红了。

    他跟着重重地点点头,“只要我在,不管中锋和舒兰什么时候回来,家里是干净的,灶膛是有温度的。”

    因为,他们也是他的亲人。

    见郭叔说通了,大家都跟着松了一口气。

    *

    决定好了之后,周中锋迅速去车站买票,买了五个人的票,是五天后的,在买完票之后。

    他们几个又开车,又去了一趟退休干所。

    把老人家在那边住的东西都全部搬走了,搬家的时候,退休干所的老邻居都过来看热闹。

    “怎么了这是?突然就要走了?”

    姜舒兰收拾东西的手一顿,“老人家想通了,决定跟我们去海岛。”

    “以前就谢谢大家照顾了。”

    这话一说,现场就跟着安静了下来。

    这住了一二十年的地方,说走就要走?

    还要去海岛这么远的地方。

    大家下意识地看向躲在暗处的谢奶奶老两口,试探道,“你家长辈,该不会是因为谢家人吧?”

    姜舒兰收了东西,她跟着看了一眼谢奶奶了,谢奶奶有些心虚,立马躲到了那柱子后面。

    姜舒兰嗤了一声,语气淡淡道,“有一部分吧,老人在这里总是被欺负,我们当晚辈的也不放心。”

    “不如跟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遇到欺负还有当晚辈的撑腰,到底是放心一些。”

    这话一说,现场的人顿时面面相觑。

    “这——”

    想说些什么,到底也说不出口。

    “那个什么?就你们来搬东西?周家老姐姐不来了?”

    姜舒兰嗯了一声,气氛一下子安静了下去。

    她和李姨两个人收拾小件的东西,周中锋和郭叔,负责搬运大件的东西。

    等东西全部都收拾结束后,全部封箱装到卡车里面。

    有好事者,到底是按捺不住了,“那周老两口子,以后还回来吗?”

    到底是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这说走就走,哪里能舍得呢。

    姜舒兰和周中锋对视了一眼,她笑了下,语气有些淡,“以后在看吧。”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周爷爷和周奶奶应该不会在回来退休干所,他们就是要回来,也是回的周家四合院。

    而不是这个是非的地方。

    他们走的干脆,完全没有任何迟疑和不舍。

    这让大家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没想到,第一个离开退休干所的,竟然是周家老两口。”

    “谁说不是呢?我们开始还以为,他们这辈子都住这里了。”

    因为,周家老两口子女少,又各个都忙碌,根本顾不上他们。

    按照他们原本的估计,这退休干所内最可怜的就是周家老两口了。

    他们老两口就是死,也是死在退休干所了。

    没想到,竟然还有一天能离开的机会。

    住在退休干所的有几个不想住自家呢。

    只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才来了退休干所。

    所以,这一时之间,对着要跟着孩子们离开的周爷爷和周奶奶。

    他们心里竟然有着说不出的羡慕。

    怎么说,就像是对方已经飞出牢笼了,而他们还在牢笼里面一样,望着对方彻底自由。

    想到这里,看着谢奶奶蹑手蹑脚离开的样子,顿时就是一阵嘲讽。

    “谢家的,你是不是以为让周家老两口丢了脸,以后在退休干所待不下去?”

    “如今瞧着,倒是好笑了,人家被孩子接走了,反倒是你们谢家老两口被子女给丢这里了。”

    “你家子女有说什么时候来接你吗?”

    自然是没有的。

    之前出了那事以后,谢家的子女,恨不得现场和谢家二老撇开关系才好。

    这样才不受到周家的牵累和报复。

    谢老太听到这话,身子一僵,很想反驳些什么,但是想到谢家的孩子,在想到周家的孩子。

    脸上带着几分黯然,背影也萧索起来,默默地离开了人群。

    后悔吗?

    有的,只是谢奶奶不知道,为什么事情就到了这一步,她反思过许多次,最后把责任划分在孩子们身上。

    谢家的孩子是孬种,是酒囊饭袋,但是周家的不是。

    周家老两口有孩子撑腰,而他们没有。

    这就是区别。

    *

    姜舒兰和周中锋他们把退休干所的周爷爷他们的东西,一次全部都托到了周家的四合院。

    那动静,更是惊了不少人过来看热闹。

    “你们这是?”

    不少人都探出头来询问。

    “接老人回家。”

    这话一落,现场又是一安静。

    不知道是谁先说了一句,“是该接回来,住退休干所哪里有住家里舒坦?”

    这话,姜舒兰笑了笑,没接话。

    周中锋那个少言的,就更不可能开口了。

    眼见着周家这边这么安静,那些看热闹的人,也慢慢的散了。

    而周中锋他们迅速卸货搬回家里面。

    周爷爷和周奶奶,看着自己用了多年的家具和熟悉的东西,一件件再次运送回来。

    心里说不出的感慨。

    “我原以为,我们这辈子都是住退休干所了。”

    谁能想到呢,还能有回家的一天。

    两位老人对视一眼,在这一刻,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庆幸,当心结了了以后,去哪里不是住呢。

    万一死在外面,那就一捧骨灰捧到老家好了。

    也方便的很。

    只是,这些话,他们自然不会和姜舒兰以及周中锋说的。

    等东西全部都收拾结束后。

    姜舒兰抽空去了一趟首都这边的东单西单市场,查看下水果的售卖情况,她发现市场上买山竹和芒果的人还真不少。

    尤其是买芒果的,那芒果全部都是黄橙橙的一大个。

    一个足足有一斤重,看起来极为喜人。

    所以,归根到底首都不缺有钱人。

    这芒果和山竹,也算是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卖的不错,她从市场上离开后,又去了一趟百货大楼,找了下岳建清。

    双方对了下账单。

    芒果和山竹当天投放市场后,就已经被抢购一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分别上货,虽然不如第一天卖的好。

    但是,进货的七成已经售卖出去了。

    剩下的三成,再加上一些快要坏掉的水果,便宜一些也是能卖到的。

    所以,瞧着姜舒兰来了,岳建清极为客气,“姜同志,这一批货物卖的不错,你看下海岛什么时候,在给下一批货?”

    能被市场喜欢的货,都是好货。

    他们也能赚到钱。

    其实,说到底还是市场上太过物资匮乏。

    当买苹果和橘子都成了奢侈的时候。

    这芒果和山竹,就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了。

    姜舒兰思忖片刻,“先不急,等我回海岛后,和领导们商量,看下一批货怎么发,如何避免之前的问题。”

    不然,发的货还不够亏的。

    岳建清想了想也是,但是想到市场上的火热,还是忍不住催了一句。

    “那麻烦你那边尽快了,我等你好消息。”

    姜舒兰嗯了一声,“有消息我第一时间联系你。”

    等从岳建清办公室出来,又去百货大楼看了下商品,不得不说,首都的百搭大楼才算得上是种类齐全。

    她逛了一圈,先是给闹闹和安安,买了两罐子奶粉。

    又给她爹买了一个新的烟袋锅,给她娘买了一双皮凉鞋。

    轮到周家二老的时候,姜舒兰犯难了,老人的衣服尺寸她不知道。

    这实在是不好买,姜舒兰思虑再三,给老人买了一罐中老年喝的核桃粉,又买了一罐奶粉。

    铁蛋儿和雷云宝这俩孩子也没漏掉,一人买了一个皮质带着卡通娃娃的铅笔盒。

    轮到她和周中锋自己,她反而不知道买什么了,感觉什么都不缺。

    最后,看到卖护肤品的玻璃柜时,姜舒兰眼睛一亮,去试了两管口红,一管打算留给自己,一管是还给齐芳的人情。

    这下全部买完了,等出了百货大楼的时候,她总觉得少点什么。

    直到看到周中锋后,她才想起来自己少了什么。

    把周中锋给漏掉了,所有人都买了小礼物,除了周中锋。

    姜舒兰拍了下额头。

    “怎么了?”

    姜舒兰支支吾吾,“忘记给你买东西了。”

    “这有什么,我什么都不缺,不用买。”

    周中锋接过她时胳膊上挎着的大包小包,毫不在乎。

    倒是姜舒兰过意不去,在路过骑着自行车卖冰棍的时候,给他买了一根最豪华的雪糕。

    算是补偿。

    但是,姜舒兰万万没想到,这雪糕最后到了自己肚子里面。

    好像有些怪对不起人的。

    姜舒兰这边买完东西回去,李姨那边也准备好在火车上吃的食物,十个宣腾腾的白面馒头,十个酥油饼,另外又煮了二十个茶叶蛋。

    她还要在做些什么,被姜舒兰拒绝了。

    “李姨,火车上卖的有吃食,还是新鲜的,咱们不用做太多,容易坏。”

    姜舒兰是经常出远门的,李姨一听,便立马照着她的做了。

    没做饭菜,但是收拾了不少衣服和日用品。

    都是老两口平日用习惯的,这些实在是丢不开。

    第二天要离开的时候,周爷爷和周奶奶,望着那熟悉的家门,有些不舍,但是更多的却是对海岛的期待和对孩子们的思念。

    “走了。”

    “走了。”

    这一走,他们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但是他们却不后悔。

    儿孙绕膝,既然孩子们回不来,他们就过去。

    周中锋看着不舍的离开的老人,低声道,“以后想回来,我们在回家。”

    周奶奶眉眼慈祥,她笑眯眯地点头,“信我们家小锋。”

    火车站。

    周爷爷和周奶奶少说有二十多年没来过了,看着那人潮涌动的车站,两人都有些恍惚。

    倒是姜舒兰想到什么,和他们打了招呼,让李姨照顾着两位老人先等着。

&nb

第 235 章 第 235 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