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 东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画像他保管了许多年,觉得还是交给你更合适些。”
卫珩凝神细看那微微泛黄的纸张,画上女子眉目间笑意张扬,是他此生从未得见的鲜活恣肆。
这便是他母妃本该有的样子吗?倘若她没有入宫,倘若她嫁给了她心里的那人……
“美人哥哥,你在想什么呐?”阮秋色忽然出声道。
“本王在想……”卫珩沉默片刻才道,“原来母妃笑起来……这样好看。”
阮秋色懵懵懂懂地瞧着他面上的神情,有些伤感,有些落寞,却还要复杂许多。但这种神情她并不陌生——爹爹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时常会露出这样的神情;还有方才同她说故事的温伯伯,也会对着这幅画露出一样的神色。
“美人哥哥,这画里有个秘密,你能看出来吗?”
卫珩的思绪被阮秋色的话音打断,便又看了看这幅小像。画上的女子一身红装,端坐在白色骏马之上,倒是无甚奇怪之处。他目光一转,落在画面左角的题诗上——
“你说的秘密,与这诗有关?”卫珩凝神细看了看,“我看过你爹的题书,这不像是他的字迹。难道是……”
“嗯哼。”阮秋色肯定地点点头,“美人哥哥说得不错,这字不是我爹写的,而是是沅姨写的。听温伯伯说,这画原本被我爹送给了沅姨,可她进宫前却又将这画还给了我爹,只是添了这句诗。这诗里藏了沅姨的悄悄话,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出来哦。”
***
那小像上的题诗只有短短一行。
“东家有……女……”阮秋色念得磕磕巴巴,“温伯伯,后面两个字怎么读呀?”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温筠低声念道,“这是《孔雀东南飞》里的句子,意思是说,‘东边的邻人家里有位贤惠的女子,生得明艳美丽,是全城最好看的人。”
“哇,这句诗与美人哥哥的娘亲很相配呢。”阮秋色捧着那画又看了看,却有了个新的发现,“可是这字……不像是我爹的字迹……”
她自小跟阮清池习字学画,对他的笔触自是了然于心,一眼便能发现不同。
温筠却没立刻回答,只对着那画上短短一行题诗出了神。这诗像是一只从画里伸出的手,瞬间便将他拽进了尘封已久的记忆之中——
“……妙啊,这法子真是聪明得很!”
身着红衣的女子坐在凉亭中,斜倚着亭边的栏杆,手里捧着一卷《武经总要》在读。读到兴处,她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发出一句感叹。
“阿沅,说好了坐着不动,你怎么总是管不住自己呢。”凉亭正中,手持画笔的男子目光微嗔,却藏不住笑意。
他笔下的画作已经完成了大半,画中的女子面容沉静,眼神专注,倒比眼前这绝色的容颜不逊分毫。
被叫做“阿沅”的女子嘻嘻一笑,索性站起了身,行至那男子身后去看画:“阮清池,明明是你画得太慢,还怪我咯?我看啊,你也别让人家叫你什么‘书画天才了,叫‘阮乌龟还差不多……”
被这样揶揄,阮清池也不恼,只牵着那女子的手,让她在自己身旁坐下:“那你倒是说说看,方才看到什么好玩的了?”
“你看这个密文!”女子兴致勃勃地将那书册摊开在阮清池面前,“原来早在千百年前,古人便知道用密文传递军情了。你看啊,他们先是列举了战场上常见的情形,一一编了号,再找一首诗来当做解谜的钥匙……”
“喔,”阮清池随口应了一句,又蘸了蘸墨,在纸上勾画几笔,“还真是挺聪明的。”
“阮乌龟,你好敷衍。”女子很不满意地去夺他的画笔,“你再不认真听,我可真要往你脸上画乌龟了。”
“这位壮士,君子动口不动手啊。”阮清池投降似地举起双手,“你说你说,我听便是了。”
那女子也不纠缠,只充满兴味地说了下去:“那咱们便从最简单的讲起。这样,你先选一首诗,随便哪首都可以。”
“嗯……诗人里我最喜欢白乐天,便选那首《江南好》如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他的诗与画相通得很……”
“好了好了,那便选这首吧。”女子急火火地打断道,“假定我们选了这首为钥,便只需在往来的书信里留下些数字,比如我在落款里写四月初七,便是指这诗中的第四和第七个字,也就是第一句的‘花并‘火字,这就是我要密传给你的讯息啦。”
“花火……阿沅是想约我去看上元节的花火大会么?”阮清池唇角一勾,露出个狡黠的笑来,“阿沅真是主动。”
女子作势要捏他的脸:“你打什么岔呀!”
阮清池后仰着身子一躲,笑眯眯地抓住了她的手:“眼下离上元节还早,咱们寻个别的去处如何?方才说到白乐天,我想起来他祖籍是在一个叫东郭寺的地方,巧的是咱们京郊也有个东郭寺,就去那里如何?听说求姻缘还蛮灵验的……”
“……你这人怎么东拉西扯,没个正经!”
……
温筠沉默着,任由这段十多年前的记忆在脑海中翻涌了几回。他没有阮秋色那般过目不忘的好记性,无论如何珍视的记忆,时至如今,也都像保管不善的古画,斑驳褪色了许多。
就如同此刻,若非阮秋色问起那小像上题诗中的“窈窕”二字怎么念,他怕是也想不起阿沅非要教他密文时,是如何执拗得可爱。
“温伯伯?”阮秋色将手在他面前挥了挥,“你怎么走神了……”
温筠回过神,露出了一个浅淡的微笑。
“是走神了。”他轻轻地说,“我也是刚想起来,这诗里有个秘密……”
***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卫珩低低地念了一遍,“这是《孔雀东南飞》里的句子。”
阮秋色立刻点点头:“是用来形容女子好看的,对不对?”
“也不全对。”卫珩道,“《孔雀东南飞》里,男主人公的母亲拆散了他的姻缘,还劝他另娶东邻家的女子,才会说出这么一句。母妃这句题诗,莫非……是为了劝你爹另娶?”
没等阮秋色回答,他便自己摇了摇头道:“不对。若是如此也无须遮掩,没必要通过这幅画来传信。”
“所以说里面有悄悄话嘛。”阮秋色狡黠地眨了眨眼,“美人哥哥,我再给你个提示吧——这画上的字可不止这句诗呀。”
的确,在这句诗的下角,还有一行蝇头大小的落款:作于永安十六年元月初十。
“这日子有什么古怪?”卫珩又仔细看了看那行小字,“这字迹与题诗肖似,也是出自母妃之手。”
一句诗……并一个日子。母妃想传递什么讯息呢?需要用还画之由来遮掩——母妃那时定是被家里限制了不能与阮清池来往,所以才会用这种迂回的方式传信给他。
这样短的诗句,按说也只能传递极为简单的讯息,并且只有母妃与阮清池能够破解……
“我知道了。”卫珩思索片刻便得出了答案,“这是一种密文,以诗句为锁,日期为钥。元月初十,便是一和十。对应这两句诗,便是‘东字和‘郭字,对吗?”
以密文传信是军中常用的手段。母妃出身将门,对形形色色的密文有所了解也不奇怪。她所选用的密文是较为简单的一种,应是为了让阮清池这个外行也能破解。
“美人哥哥,你可真聪明!”阮秋色配合地拍了拍手,“温伯伯说,这个‘东郭指的是郊外的东郭寺,沅姨是想约我爹去那里见面呢。”
第 163 章 东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