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龙送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7章 坐而论道,直指本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何为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是天意与人事交感相应。古人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也能感应上天。

    人是自然中的一份子,本来于天地万物为一体,相互融入,休养生息,只因识神分别之故,渐脱离自然。

    而人是有感知的,能从自然万物中找到自然规律,趋利避害。

    暴雨洪涝,人们会开辟河道,梳理洪水;干旱暴晒,人们会挖建水库,储水备用。天灾人祸,使得人类不断地学习先进文明,脱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

    天人感应中,感悟的并不是单指缥缈浩瀚的‘天,而是自然万物。

    我不假思索,便接着道:“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

    “我觉得是,天人感应学说经过千百年的变化,不如换一个词更为贴切。那就是格物致知,人向自然万物学习,壮大己身。”

    张望轩起初眉头一皱,我上一句回答的是明代宋濂《序》中,对天人感应的解说。这句话极为平淡,并未自己的观点。

    但他听到我第二句话时,他立刻满意的点点头,兴奋了起来。

    论道之行,便是考量对方的见解、见识、感悟。

    用对方的感悟,来验证自己所走的路,是不是正确。或者说,从对方的感悟中,增加新的认知,产生更多的想法。

    张望轩在这里,是心存考究之意。

    若是感应对象有错,张望轩恐怕便不会和我谈论下去。

    竟然他问了我一个问题,那就到我了,我开口便问道:“天为万物,人躯渺小。以人体之力,如何合天地之道,总而为一?”

    他问我的是天人感应。

    最为回应,我得问他天人合一之道。

    现在道家修炼的内丹术、外丹术,皆是从天人合一理论中,演变而来的修行之法。

    黄庭经,便是如此。

    天人合一,主要是指人作为“小宇宙”,如何与天地大宇宙相应的。

    天体运行的变化之微妙,万物并不感到突然而适应,而仁人志士应效仿其规律,所作所为被认同而不出现异议,即为天人合一。

    张望轩毫不逊色,开口便解释道:“人与天相通,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为利,逆则为害。”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

    张望轩没有直接解释天人合一,反而以内经开始,讲解人如何结合天地之道,合而为一!

    由浅入深,便开始了论道之途。

    张望轩讲解得越来越深,而我也不差!

    围绕着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两个理论,开始向着修行之道转变,解析修行之途。

    时光荏苒,很快太阳就落下了山!

    张望轩突然闭口,转而看向我,问道:“陆尘,今日论道,你也应该明白天人感应修行之途的艰难。”

    “而我玄门天人合一修行之法,已成体系。若你现在转修我们道门功法,未来必有大成!”

    “虽不能白日飞升,但成就人仙之位,亦是不难!”

    我没想到,张望轩聊到最后,竟然是先让我改投道门修行。

    近千年来,白日飞升已绝迹天下。

    除了正一靖虚天师

第717章 坐而论道,直指本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