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从归义军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2章 外公喜欢外孙怎么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政事堂内火墙与炭盆散发的热量,让堂内温暖如春,但堂内的气氛却有些冷场。

    因为张淮鼎的出走,在掌门与中尉对河西如何册封产生了分歧。已经连续商议几天,始终谁都无法说服谁。

    赵隐此刻的心情说是痛心疾首都不为过,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张淮鼎为何要这么急着跑回河西。

    之前害怕归义军做大,成为下一个河北,朝廷使尽了手段。

    几年前在财力那么匮乏之下都派往凉州二千五百将士,就是在警告河西不能跨过凉州这道底线。

    而且河西节度使的旌节到现在都没给河西送去,张淮鼎不愚不傻,又有张义潮的言传身教,会不知道里面的名堂?

    更何况这是张家可以名正言顺治理河西的最佳机会,他这么一跑回去,就不怕再次遥遥无期?

    若说是因为质子的身份,害怕朝廷以后会对其动手,那完全是想多了。

    说的不好听一些,他与他父亲张义潮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原本就没拿他当个有分量的质子看待。

    抛开这些不说,哪有父亲刚死还没下葬就跑掉的,这种大不孝是个人都干不出。

    盯着火盆琢磨了半晌,赵隐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头,叹息一声便不再去琢磨了,现在想这些一点用处没有,只能是徒增烦恼。

    而且再不做出决断,以后与河西的关系怕是会产生嫌隙。

    抬头看了看吃茶的吃茶,翻看文书的翻看文书,就是一言不发的同僚,赵隐轻轻咳嗽了一声。

    待众人的目光都看过来,赵隐沉声道:“张太保已经下葬,而且距离元日还有几天,对河西的册封再不做出决断,怕是会因小失大。”

    刘行深眼皮翻了翻,放下手中的茶盏道:“赵相公这话是何意,怎么就会因小失大了。

    张淮鼎出走,我们也依了诸位相公的意思,没有派人去追。

    这么大的事还没理顺清,怎么就非要急着册封呢。”

    赵隐轻笑一声,“这些日子某一直琢磨张淮鼎为何离开长安。

    可想来想去实在是想不出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硬要给个缘由,也是不良人给看的狠了,把人给吓跑了。”

    怼了刘行深与韩文约一句后,见两人脸色都是一变,赵隐不给两人开口反驳的机会,继续说道:“因小失大也不是随口说的。

    以前对河西用了什么手段,在座的都一清二楚,这次张淮鼎回去河西会怎么想?是不是朝廷又起挑拨离间的了心思?

    册封早些给送过去,河西心里还能舒坦些,送的晚了,只怕好事变坏事。”

    赵隐的这番话让堂内所有人都是一怔,觉得这话有些危言耸听,可仔细琢磨琢磨,又确实是这个道理。

    一时间堂内再次陷入安静。

    刘行深沉思了半晌,眉头紧锁的打破安静道:“之前不让追的是诸位相公,现在把人放回去害怕出事的还是你们这些相公。

    到底该是个什么章程,还请赵相公明说了吧,不过若还是和前几日一样的说辞就请免开尊口。”

    赵隐捋了捋胡须,一边思索一边缓声道:“张太保离世后,张淮鼎对朝廷而言无足轻重,对于河西同样如此。

    回了河西不用朝廷惩治,张淮深恐怕都容不下他,所以朝廷紧

第422章 外公喜欢外孙怎么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