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从归义军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9章 舆论导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鄯州的捷报,再一次坐实了张延思长胜将军的名头。

    也再一次证明了河西有张延思的守护,四方宵小再无侵扰河西的可能。

    作为被庇护的百姓们,只管安心过日子,将家中经营好,过得更富足便是。

    而对于百姓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了。

    这份喜悦化作街头巷尾的热议与夸赞,化作各乡社的载歌载舞,让沙州的寒冬变得火热。

    但是这份喜悦随着张家老宅挂起的白幡而戛然而止。

    丧幡可是在下葬前的一两天才挂出来的,之前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么突然间的挂出来,让百姓们心中惴惴不安。

    担忧是张延思出了事,百姓们蜂拥得赶往张家老宅。

    已经失势的几家望族,早就安插了人手守在路口,见到蜂拥而来的百姓,相互间对视了一眼,便装作一脸急迫混进了人群之中。

    当看到灵堂里供的是老使君的牌位,以及包括张淮深在内跪了一排的张家人,百姓们齐齐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悲痛难过。

    尤其是年岁大些的,对张义潮是非常感激和有感情的。

    若是没有老使君当年振臂一呼,指不定还要被蕃人奴役多少年。

    可以说没有老使君,就没有今天的沙州,称为沙州的老父母都不为过。

    即便留在河西的是衣冠冢,也得把丧事办得风光体面。

    因此年岁大些的,还有各结社的社头们先简单的祭拜了一下,便与张淮深和张淮鼎打声招呼,领着百姓全都退了出去。

    准备所有人都披麻戴孝,入堂吊唁的时候也要行最为隆重的三拜九叩的七十二拜大礼。

    张淮鼎对于百姓如此敬重自己的父亲,有些出乎他的预料,大吃一惊的同时,又欣喜若狂。

    孟子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天下他不敢奢望,只要能在沙州站住脚,将他们这一枝失去的,再夺回来就好。

    百姓如此敬重,堂兄又断了一腿,张延思又是个只知征伐的莽夫,先前路上与几个兄长的谋划,怕是很快便能实现。

    而混迹于百姓中的那些几家别有用心之人,也趁着这个机会开始行动起来。

    “听说因为咱们河西给朝廷进献了战马和震天雷,让朝廷起了疑心,老使君是在朝堂受了不公,悲愤之下而离世的。”

    “唉,谁说不是呢,好好的喜事居然变成了这样,老使君的遭遇真是让人气愤。”

    “听护淮鼎小郎君回来的护卫说,朝廷认为咱们河西是下一个河北,所以才对老使君不公的。”

    “这可太气人了,咱们河西怎么可能会背叛大唐呢,可话说回来要是不进献,老使君怕是也不会出这事。”

    几个相互配合着说了一阵后,其中一人见百姓们没有出言反驳,反而有不少人一脸唏嘘的附和,压低声音道:“昨夜听小郎君的随从说,朝廷的内侍看中了震天雷的威力,要以老使君的性命相挟换取震天雷的方子。

    老使君悲愤之下,为了不让宵小得逞,主动用了手段而死的。”

    不等百姓们琢磨出味,另一人连忙接口道:“这还不算完,老使君在使手段前,特意叮嘱小郎君不要留在上都守孝,以免那些腌?货用小郎君要挟咱们河西。

    唉,老使君真是为了河西操碎了心,走后连个守孝的人都没有。

    小郎君更是可怜,不但不能尽孝,怕是还要背上个不孝的忤逆名声。

    你们说,使君和大郎君怎么就想起来给朝廷进献了呢,若是没了进献这出事,老使君也不会就这样卒了。”

    为了不让百姓起疑心,其中一

第419章 舆论导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