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名动关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唐最好的牧马场都在陇右。
如山丹、焉支、祁连山谷内,以及河湟的河曲地区,因水草丰美,气候适合,都盛产优良的战马。
巅峰时期,河西的战马已经达到了快百万匹。
但因为安史之乱,大唐无暇顾及西域与河西,连马场带战马,全都拱手送人。
平定安禄山期间,大唐饱受没有战马之苦,战乱过后迅速在银州及绥州新增设了牧马场。
但银州和绥州两个地方是相毗连的,实际上是一个牧马地区,最多牧马万匹就已经到了极限。
至于分派到农户饲养的马匹不提也罢,因为不是什么样的马都能称为战马。
只能从回鹘人那里购买战马,可这年头战马是战略性武器,妥妥的卖方说了算,被回鹘人黑的惨不忍睹。
回鹘人倒了以后,战马价格倒是便宜了些,可大唐的财政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反倒还不如当年从回鹘人那买的战马多。
到了后期有些军镇被逼无奈,甚至用骡子代替战马。
张家率领河西最初回归大唐时,大唐之所以以上下全都欢呼雀跃,不单是分离了一百年的国土再次回归,还因为河西有最好的牧马场。
但朝廷派人走了一圈后,发现那些沃野都控制在部族人手中,归义军只能控制住各大州城以及一些险要位置。
再加上唐宣宗挂了,唐懿宗上位以后,没有将手伸入河西的实力,还非要下绊子,想要设立牧马场,那是想都不要想。
因此,纯粹由战马带来的万马奔腾场面,自安史之乱以后,在大唐境内拢共也没出现过几次。
使团进入由大唐实际控制的秦州以后,就如同油锅中落入了水滴,彻底沸腾了起来。
沿途所过之处,百姓争相围观观看,连绵十余里的马队犹如一条首尾望不到头的长龙,让人看了震撼无比。
马蹄踏地的隆隆声如同巨鼓发出低沉的鼓声,扣人心弦之下让人忍不住热血沸腾。
百姓们虽然搞不懂昔日的煌煌巨唐,为何萎靡了这般模样,连小小的南诏都能打得大唐损兵折将。
但百姓们的家国情怀从来都是朴实的,有了这些战马,就能让抵抗外敌的大唐军兵多些战力,哪怕是战败时,也能跑的快些把性命保住。
所以激动过后,沿途的百姓们在不耽误自家秋收的情况下,没等官吏下来征发劳逸,自发的或是将战马损毁的道路填补平整,或是害怕战马掉膘,打了最干净的水割最好的草送给马队。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有了接触自然就要打问一下从何处而来,到何处而去的一些小问题。
河西的舞台太小,掌声和观众太过稀少,护送使团的安西军将士以及负责照看马匹的马监部族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一个个犹如化身为了说书人一般,将河西拓地再次千里以及几次大战讲的引人入胜。
而讲到大战,主角自然是领兵的张延思。
领兵千里奔袭收复大唐故土,为了归附大唐的突骑施,率军以少打多战胜回鹘人,为父报仇而怒屠诈取瓜州的贼人,全都讲给了百姓们。
大唐已经太久没有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了,百姓们听闻过后,无不是激动无比。
年岁大些的忍不住落泪,口中不停呢喃天佑大唐,又出了一个勇冠三军的忠义将军,大唐的西地将再无战事。
血气方刚的年轻郎君们听的热血澎湃,看向安西将士的目光中满眼都是羡慕,若是在战阵上将胡藩杀得屁滚尿流的的是自己该多好。
一路走一路讲,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靠唐庭扶持,独以一己之力,威震八方胡藩的河西再次被世人所熟知。
还未及冠便以勇冠三军,堪称大唐冠军侯的张家大郎更是名动陇东与关中。
与百姓们津津乐道相比,除去凤翔府以外的各地官员则抱有怀疑的态度。
&
第392章 名动关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