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从归义军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4章 张仁不战而屈人之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近傍晚,暮色渐浓。

    归乡县城四周的村落里,冒出一道道袅袅的灰白色炊烟。

    飘散而出的饭菜香味,鸡鸭狗的阵阵叫声,还有那呼儿唤女回家的声音,令充满烟火气的村落倍显温馨。

    而最为热闹的地方,则是那些简陋的食肆,不但里面坐满了人,就连外边都蹲了不少的人。

    一大碗的面片汤,再配上两张胡饼,个个吃得一脸满足,狼吞虎咽的吃相,更勾起了相互间的食欲,吃得更加香甜欢快。

    张延思行走在街路上,对于归乡的变化感慨良多,这座刚刚兴起的小城充满了活力,外来的各部年轻族人也让这里散发出青春的朝气。

    这些年轻人付出些力气挥洒些汗水,不但能填饱肚子,还能攒下些银钱。相较于以往,日子过得不知好了多少。

    能出来闯荡,又肯下力气的,都是些有头脑的各族底层人,只要这些人认可了这种生活,长久之下,沙州的口碑就算彻底打出去了。

    套用句现代话来说,跟着沙州有肉吃,夸张些就是信张家得永生。

    这些人的宣扬,要比沙州人自己扯脖子喊共建繁荣大河西要有用的多。

    而张球在归乡时制定的一个政策,更是给撼动各部来了一记神补刀。

    但凡做工的人,只要会说汉话,得到的工钱就比不会说的多两成。

    这两成工钱可不算少,可以一天吃上三顿饱饭还能剩余些。

    这种区别对待,没有引起这些部族人的不满,因为每晚都有人特意教授汉话。

    只要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来,有个月把功夫,常用的汉话也就记下来了,加上发工钱的汉人也不是那么苛刻,都能多混个两成工钱。

    如果再想赚得更多些,还可以加入归乡的边军,不过汉话必须说的溜才行。

    进了一个营,住进一座帐篷,在一个马勺里吃饭,这些部族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改了唐人的发髻,穿唐人的服侍。

    时间再久一些,换个唐人的名字,那就距离成为一名真正的唐人不远了。

    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不比从小教育部族孩子来的差。

    肃州的部族轻易地改牧为耕,都是得益于此地的口碑相传。

    高小小目光在村落和远处的归乡县城扫了扫,有些感慨道:“没想到这里的人比上次来时更多了。”

    张延思收了心思,点头笑道:“人多不是重点,这么多不同部族的聚集在一起,人还能保持治安不错,这才是重要的。

    张球把这里的底子打得挺好,接任的清君也做得不错。”

    高小小看了看食肆前蹲在地上吃饭的那些人,低声道:“在这里只要肯卖力气,吃穿是不愁的。

    一旦在这里惹是生非,不但在这里做不了工,日后连谷内都别想踏进来。

    能来这里做工的,都是心思活络的,赚够了本钱,随便从这里贩卖些物件回去,都能赚上不少,哪多哪少他们都拎得清。”

    张延思满意的点点头,光是一味地制定利好政策,而没有任何限制,只会被人误会软弱可欺。

    而河西最盛产的就是桀骜难驯的部族人,不给他们立规矩,迟早要乱套。

    “大郎君?”一家食肆的东家,看到门前的路上缓缓走过来一队人马,忍不住打量了几眼,看到是张延思以后,立刻惊呼一声。

    放下手里的活计,东家从食肆里跑出来,行了一礼后,一脸激动道:“此时已是黄昏,大郎君一定饿了,小人给您做些简单的吃食,您先垫吧垫吧。”

    “大郎君,来我家吧,我家比路大头家做的饭食好吃。”

    “来我家,来我家,大郎君我家刚宰杀了羊,给您做烧尾宴。”

    “大郎君来我家,家中刚杀了牛,吃牛肉比羊肉好多了。”

    ……

    没等张延思开口,听到动静的其他食肆东家以及对面的

第384章 张仁不战而屈人之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