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想要过好日子的部族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延思大感惊讶的同时,又看得有趣,没想到赤松部居然会是这个样子。
“老丈,敢问这些排队的人都是赤松部的族人在办入籍吗?”张延思走到一处茶汤摊子前,行了一个叉手礼问道。
老者见张延思一行人穿着贵气,又气宇不凡,赶忙还了一礼,笑眯眯的回道:“贵人不必如此客气。”
目光看向排队的人,老者继续道:“这些办入籍的,有从牧场回来的赤松部族人,也有相隔不太远的其他一些小部族人。”
随后,老者盛了一碗茶汤放到了唯一的一张案几上,“贵人是从衙门里下来的主事吧,先吃些茶汤再过去吧。
现在登记入籍那里忙的很,那些主事都顾不得吃饭食。”
老者虽然面容黝黑,身上也是一身麻衣,但收拾的很是干净利落,煮茶汤的陶锅以及茶碗,看着也都干净。
这让尽量避免不在外面吃东西的张延思很满意,而且也有事要打听,所以并没有拒绝。
从腰间的佩囊里拿出一块小碎银,塞进老者的手中,笑眯眯的坐到案几前,“听长者言,少吃亏,那就依老丈的意思。”
老者看着手中的碎银吓了一跳,“贵人,即便加了酥油,一碗茶汤也值不得这么多银,况且也没打算收贵人的银钱,这可使不得。”
张延思摆摆手,“老丈,某可不是什么贵人,您叫我张大郎就可以。
至于银钱,您就收着吧,满天下也没有白吃的道理。”
老者见张延思说得坚决,便不再言语,而是数了数换了便装的院兵,每人给盛了一碗。
想了想,又到旁边卖胡饼的摊子拿了二十张胡饼过来。
“赤松这不比肃州城的那些食肆,酒水不敢给郎君们,怕耽误了一会儿的公事,只能弄些胡饼过来就着茶汤吃,先填填肚子。”将胡饼放到案几上,老者又补充道:“做胡饼的刘家娘子,也是个利落人,郎君们可以放心吃。”
张延思知道自己给的银子让老者有些忐忑了,对老者拱了拱手,“谢过老丈了,给您添了麻烦。”
将张全和院兵招呼过来先吃,张延思打量了几眼排队的人群,扭头对老者问道,“老丈,这会可是快晌午了,这么晒还在这排队,也不见脸色有不快,可是对入户籍都还满意?”
老者闻言,咧嘴笑道:“郎君是下来查看有无不满的吧。
这个不必担心,肃州的胡藩大多都在这扎根百年了。
以前咱们这汉姓人多的时候,就羡慕咱们汉姓人的日子。
虽然也想学着耕种,可那些部族的首领们却不允许。
即便是种了田,也都被那些族中贵人收走了,日子过得不算好。
后来蕃人过来,臣服于蕃人后,更是没了种田的机会,不是专门放牧,便是成了奴兵,日子过得更苦。
二十多年前和您同姓的沙州张家,领着大伙把蕃人赶走以后,日子确实比以前好过了些。
不过有那些族中的贵人在,比起沙州还是差了许多。
最为主要的是,听说沙州下边的子亭和新增的归乡,在大郎君的治理下赚钱就跟捡钱一样容易。
现在肃州的部族人都入户籍,听闻就是大郎君的意思。
加之族中的贵人也不再管事,入了户籍还会分田分地,哪个会不高兴。”
张延思有些吃惊,这是把自己当救世主了?
“即便日子过得有些苦,可这些部族人千百年都以放牧为生,真舍得或是狠下心改习汉制吗?”
老者叹息一声,“赶走蕃人没了战事已经二十多年,各部的口众比之前至少多了一倍。
人多了,草场却没变多,这几年一到了冬日,冻死饿死的可比以前多多了。
而且各部也没了往日的和睦,相互抢夺征伐也变得多了起来,这样一来死得人更多了。
所以,面对生死和填饱肚子,千百年的习惯又能如何。
现今的肃州想要不死人,或是少死些人,唯一的出路就是改放牧为耕田。”
张延思听了有些恍然,难怪西夏建立以后,肃州的部族在历史上便没什么了记载。
应该就是上层全被打掉了,部族人一部分成了西夏的兵源,一部分顺势改为了耕种。
而历史上的归义军因为实力和其他的种种原因,做不到西夏李元昊那么凶残。
想到这,张延思砸吧砸吧嘴,自己的策略倒是没问题,就是那些谣言好似有些多余了,而且也不是迫于自己的凶名才会是这种结果的。
另外,难怪安景?F会觉得羞愧,一众肃州官员确实有些太棒槌了,光知道窝在肃州城里,对于各部族的底层了解的太少了。
第353章 想要过好日子的部族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