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欢乐的百姓[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往年的子亭,秋收意味着农种的结束,意味着百姓可以从一年繁重的田间地头的劳动中,获得暂时的歇息。
不过今年的子亭与往年不同,一夜之间突然多了好多逃难百姓不说,坊墙上还多了很多粘贴的招工告示。
作为军镇的百姓,从来都不排外,因为深知人多势众的重要性。
在子亭百姓眼里,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安全,多了这么多人,让子亭一跃成为了堪比沙州的大城,以后那些马贼轻易可不敢过来抢个羊,牵个牛了。
今后有个事由出了门,也能拍着胸膛大声说自己是子亭人,可没人再敢把子亭当小地方当没人愿意来的军镇了。
而坊墙上贴的招工告示更是让子亭城的百姓高兴不已。
修路、修渠、筑城以及挖石炭挖铁石这些活计并不轻松,可力气又存不住,出去做活计不但不用吃自家粮,还一天能得十斤麦的酬劳。
临入冬上冻少说还要一个半月,四五百斤的麦,够给家里人都添置套衣衫了。
若是家里不缺衣衫,添些麦子换口铁釜也是不错的,这段时间天天有沙州的行商过来想要借子亭户籍和高价换粮去和籴仓换铁釜。
在百姓眼中这些行商的可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可见这铁釜也是个好物件。
这种机会可是千载难逢,所以子亭的百姓顾不得一年难得的休憩时光,而是欢天喜地的跑到坊正那踊跃报名。
报名过后也不愿意散去,全都靠在坊墙上边晒着太阳边一脸笑容的议论着今年的元日过得肯定比往年可要好多了。
说着说着,就聊到了新过来的镇使大郎君身上,虽说见面没见过几次,可自打大郎君过来,子亭的变化那是有目共睹的。
子亭户户都有人在营里当镇兵,三天一沐浴不说,还改成了一天三顿的饭食。
另外百姓们都不傻,那个铁釜也是大郎君弄出来的,本来在沙州卖的热火朝天的,硬是只卖了两天,就改成了到子亭和籴仓来换,这就是摆明了给子亭人送钱呢。
这大郎君不愧是使君家的郎君,年纪不大,本事却大的很,舍得给属下花钱不说,还愿意给百姓谋利。
若是大郎君多在子亭几年,子亭以后的日子怕是沙州的百姓都比不上。
驻扎在城南的百姓与城内的百姓一样,心情也都不错。
这个年头,但凡能活下去,没谁愿意背井离乡,本以为到了河西,也就是能勉强能糊口。
可乡正和里正们带回来的消息,却是让人高兴的很。
那些下来登记的书记,说的开垦新田那都是真的,而且还有大把地方要做活计的人。
挖石炭挖铁石给些酬劳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就没见过挖渠,修路,筑城还给酬劳的,那可都是要白出力的劳役。
若是不想做这些活计,还可以投军,一月一石麦子打底,若是表现上佳或是有了军功,还会有赏赐。
家中男丁多的,可是有福气了,投军一个全家都饿不着。
这河西的官就是比大蕃的那些贵人头领强,若是知道这样,老早就过来了,这会怕是会和城里的百姓一样,日子富的要流油了。
“一座稍大的帐篷内,一名长得黝黑壮实,一张国字脸上,目光炯炯有神的十六七岁少年,意犹未尽的看了看碗碟中的吃食,对着一旁的一位古稀老人继续道:“祖父这一路也劳累的很,您不用特意给我们留这些吃食了。”
老人怜惜的摸了摸少年的头,“吃吧,这些是镇将特意让带回来给家人尝尝的。”
少年有些不相
第152章 欢乐的百姓[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