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内乱的吐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任何时代都无法阻挡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尤其是底层百姓,对于知识的渴求最甚,因为有了学问那是真可以改变命运的。
不过虽然有渴求,但是能够读书识字在这年头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一般家庭根本负担不起。
这时候的书籍简直就是奢侈品,比爱马仕还要爱马仕,所以平头百姓家的孩子,大多到了县学也就止步了。
因为更近一步的话,花费的钱财实在太多了,另外深造名额大部分都被垄断在官宦大族人手中。
不过虽说上升通道因为种种原因并不宽,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
可如果真的足够优秀,咬牙进了府学州学以后,还是有机会被推荐进入名额不多,管吃管住还发钱的朝廷直属四门学。
但四门学是唐庭专门为了稀释士族手中权利而设计的。
注定规模不会太大,可即便是这样,对于比大唐更讲究身份,阶层更加固化的吐蕃而言,已经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张延思抛出免费读书这第一根胡萝卜,就让张仁有些心热。
通过张仁热切的目光,张延思知道这是心动了,压住心中的兴奋,开始往外抛出第二根胡萝卜,“诸位的祖上都是百十年前守护河西的唐家大好男儿,称的上铁骨铮铮的英雄。
可英雄的后人却沦落如此,让人心中更加不是滋味。
谷内虽说大部族已经迁回了博布青,牧场足够大,但日子过的依然很是艰难。
所以无论张族长如何选择,用于换取粮食的石炭,只要送去多少,子亭就收多少。”
虽说一石的石炭换一斗的麦子换的少些,可是谷旁的山脚以及山腰上的石炭那可都是无主之物。
如果送去多少子亭都收,那就可以直接用牛车或者马车拉过去了,估摸着两车石炭就能换一石麦子回来。
而且一路向北都是缓缓的下坡,除了装车时耗费些力气,其他的还是很轻松的。
所以张仁听到张延思的承诺,立刻坐直了身体,有些被感动到了,如今谷内拢共三千左右人,对于河西如日中天的归义军而言,助力不算大。
做出这些承诺,看来真是因为身上流淌着唐人血脉的原因,难怪曾祖以上那辈人对唐庭念念不忘。
想到这,张仁眼眶有些发红,“如此厚爱我等遗民,我等心中还有揣测真是不该,惭愧惭愧。”
张延思摆摆手,“你们都是久未归家的游子,也适应了蕃人的风俗习惯,心中有所猜测那是应有之义。
但方才说了,你们祖上是为国效力的英雄,你们身上流淌着唐人的血脉。
百年前的国殇使得国力衰退,痛失了河西大地,但大唐是不会遗忘你们的。”
张仁听的热泪盈眶,立刻拜服在地,“其他部落张仁不敢做主,可本部的一百一十二口却做得主。我等愿意重归大唐,成为天朝子民。”
张延思心中松了口气,苍蝇腿再小也是块肉,何况并没有怎么画大饼,张仁就同意了,妥妥的一个开门红。
将张仁拉起,张延思轻拍了几下张仁,“欢迎归家!今后你们就不是无人可要的弃儿,大唐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
第92章 内乱的吐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