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从归义军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章 缺少教书先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变可没关系,对于好狠斗勇之人什么时候都是拳头说话最管用。”张延思挥了挥拳头,想了想,继续说道:“阿耶,坐在第四张案几上的是谁。”

    “是你堂叔文彻,他怎么了?”张淮深有些疑惑。

    张延思冷笑了一声,“原来还是本家,下注时他押的龙齐荣。”

    张淮深听了眼睛微眯了一下,不过马上恢复了正常,“下个注而已,有什么不忿的。”

    张延思摇头道:“这可是和异族相搏,即便我真打不过龙齐荣,做为本家他也不该这么做。

    看他坐的位置应该职位不低,您以后还是防备着他点吧。”

    张淮深瞥了一眼张延思,“就因为没下注押你胜?你这有些小人作态了。”

    张延思正色道:“怕是和张淮仁是一条心的。”

    张淮深叹了口气,“你叔祖走时已经把你两个嫡亲堂叔都一同带入进京了。你的担心是没必要的。”

    见张延思还是一脸担忧,张淮深继续开口道:“家和万事方兴,以后这事不要再提了,让那一支听去了心中该怎么想。”

    张延思无奈的点点头,“好吧,这事不提了,您能不能给我调拨些教书先生。”

    “子亭不是有官学吗?你还要教书先生干什么。”张淮深有些不解。

    张延思撇嘴道:“拢共就二个先生,根本就不够用。我是打算招收南山那边的?炷┎柯浜⒆庸?囱?啊!

    张淮深拿了几份公文递给张延思,无奈的说道:“我明白你是想要教化他们,但是你看看,直到现在番族送来的公文还在用吐蕃文书写。

    我们河西现在已经不是之前儒学鼎盛的时候了,北魏时已经把有名的文人大儒全都迁走了。

    加上将近百年的身陷囫囵,只有我敦煌一地的大族还能保持着儒学传承。

    那些先生都是各家的族人,都属于家学私学,不好号令。”

    张延思翻了翻公文,除了沙州唐人的官员用汉字书写,其他的部族还是在用吐蕃文。

    “从起事到现在已经二十余年了,如今又重归大唐,各部还是因为光是说汉唐话,并没有认同自己是唐人而总是有反复。

    总是这样,就咱们河西这点唐人,迟早要完啊。”张延思有些郁闷道。

    张淮深明白张延思的意思,“周边各族都已经习惯了吐蕃文,一时半会也难以更改。是个水磨功夫,着急也是无用。”

    张延思琢磨了半晌,开口道:“我从沙州聘用些人手可以吗?不用有太高深的学问,只要能启蒙就可以。”

    张淮深点点头,“可以,不过希望不大。”

    张延思无奈道:“那也没别的办法了,不然总这么下去,根基会越来越松。漫说是恢复大唐盛世了,河西都保不住。”

    张淮深脸上的肌肉跳动了几下,方才得教导这是一句都没听进去,说话还是这么口无遮拦。

    “贪多嚼不烂,做事要循序渐进,你这个镇将可不单单兼任县令,还有营田使的职位,营田经营才是基础,光靠那你那个酒水是不成的。”张淮深一脸的郑重。

    张延思点点头,“您放心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个道理我晓得。”

第68章 缺少教书先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