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逃荒老妇,我抱回福宝旺全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文渊学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所以这么高兴,还是苦夏说的不用像城里一样给先生那么多的束?,没有钱,粮食也可以。

    现在苦夏说她要出钱给村里办学堂,村长当然是大力支持,亲自跑腿到县衙门办好了一切手续,很快文渊学堂就成立了!

    文渊学堂的成立,村里人都很高兴,他们自己是庄稼人,可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庄家人,有条件当然还是读书好,有一句俗语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不仅能让他们识字明理,更能让他们脱离土里刨食的生活,还能给家里减免赋税,好处多多!

    可要供出一个有名堂的读书人也是不容易的,笔墨纸砚这种东西完全就是吃钱,听说有一本书的价值已经达到了千两以上,千两这个数字他们想都不敢想!

    读书总不可能只买一本书,况且读起书来,家里必定要少一个劳动力,辛辛苦苦供养几年还不一定能供出一个秀才,怎么想都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现在听说苦夏要在村里办学堂,村民们个个踊跃为自己家的孩子报名,如今地里的粮食已经种下,并且涨势不错,苦夏给的新型品种的粮食也长了起来,他们咬咬牙寻思着怎么着也能把给先生的束?交上,没想到苦夏又说,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等这次粮食丰收之后再补交束?。

    本身苦夏就因为在王家村的种种事迹很受乡亲们的信任和喜爱,这么一来,村人里人对她的感激更加浓厚,一时间苦夏在村里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村长。

    村长并不在意,甚至还乐见其成,他觉得跟着苦夏走,他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自打苦夏来了他们村子里,瞧瞧他们得到了多大的改变!

    去年他们已经饿的快要吃人了,就是苦夏教了他们怎么吃蝗虫,然后又给他们找到了既抗旱又不怕蝗虫的红谷子,他们才没能饿死,顺利熬过了冬天。

    下暴雨的时候也是有苦夏提前示警,带着他们重建王家村,还给他们发明了新式的农具,帮助农民们大大节省了人力;春种时又给他们新品种粮食种子,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说着苦夏来到王家村后给村里人带来了多大的好处。

    现在苦夏又在村里办学堂,让孩子们有书念,并且还说大人们有心思也可以去学堂跟着先生认字,又不催着他们交束?,这简直是天大的恩情!

    村长都想把自己这个职位让给苦夏来当了,他总感觉苦夏要是来当王家村的村长,一定能带着王家村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于文渊这读书不分男女,但农村人家里大部分送来的都是男娃子,女娃子一个没有,过来读书的女娃子只有于大丫是最小的,再一个就是于小妮了。

    李欣瑶和刘有香她们两个还要帮着家里干活儿,没有太多的时间,偶尔过来听听课,或者让自己家的孩子回去教他们。

    于德和于才也被苦夏塞进了学堂里,不再让他们继续干农活,于三林和于四林两个则是不愿意上学,苦夏也不强迫他们,只让他们必须要跟着先生学认字,家里的所有人都要如此。

    家里的地目前确实离不开人。

    苦夏一直没断了开荒,水灾和旱灾过后,附近的村子人口减了不少,便留下了许多地,有的地官府回收了,有的就扔在那儿荒着,谁有那个能耐谁就种。

第五十三章 文渊学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