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科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每三年一次的科举,今年仍然在京都举办,这次科举比起去年的,考生会更多。
就是比起往年参加科举的人,都要多很多。
原因是两国合并之后第一次正式的官员选拔,加上皇上放宽了报考条件。
以前商人及其三代是不可参加科考,为奴者后代皆不可参加科考。
皇上把这两项取消了,所以今年的科考至少是去年的两倍。
虽然去年也是放宽了这些条件的,但由于去年是恩科,许多人都没有准备。
今年是正常的考试,考生们准备充足,自然人就多了。
今年的科考,考场布置交给了阁老和靖王,按照上次的要求布置,考题当天由他亲自书写。
只是这次必须是两个月再公布成绩了。
不然就是他不吃不喝也阅不完试卷。
轻叹一口气,皇甫宸轩看着桌上那一堆奏折,真心觉得皇帝不是人做的。
认命的坐回原来的椅子上,继续工作。
等国商会人员补充进去,商业规模形成,励国的经济会更上一层楼。
科举结束之后,要正式推行简体字了,而且从一般的学院开始,都要统一使用朝廷出版的教材,在朝廷备案过的书院都可以免费领到教材,这部分的教材由内阁和翰林院共同编写,最终由育才司审核印刷,并发放到各所学院。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从头来学,只是针对新入学的学生实行新的政策,对于已经上过学的只要求会认、会写简体字就行了。
皇上要求不仅仅是仁、义、礼、智、信,还得把常识、算数、体育也加进去,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不想将来出了连五谷都不分的官员,也不想有跑起步来就要死要活的孱弱官员。
之后的科举要加入这些内容的考试
碳笔的制作技术基本上已经掌握,等过段时间熟练了就能批量生产。
玻璃的制造过于缓慢,原材料的运输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总体说来成本昂贵,要批量生产还需要一段时间。
印刷的模具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工部还多做了几套以备不时之需。
排水系统和水车的事交给了菱王,他带着工部的人四处探索,稳重求进。
菱王自小跟随浮生大师游历,闲散惯了,虽然任务重,但也可以边游玩边办事,这事交给他最适合不过了。
去年凌儿捐出很多种粮,加上献给父皇的那部分,今年励国有一半的土地种的都是新种粮,他已经让梁王带着户部的人去南方看看收成。
原本按他的意思,要全部的土地都种上新粮的,可是一来明面上的种粮不够,二来大臣们认为太冒险,也就作罢了。
他之所以相信新种粮的收获,是因为他亲眼见过,但是大臣们没见过,有顾虑是很正常的,相信过了今年,就不会有这样的顾虑了。
他已经收到摘星楼的消息,说今年的粮食收成至少是往年的三倍,他要派人去亲眼见证一下。
三倍,很好,虽然和预期差了不少,但至少军粮不愁了。
太上皇也没想到,他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几兄弟齐心协力,为励国的发展而努力,他很是欣慰。
皇甫宸轩继位后,册封了三皇子为靖王,四皇子为梁王,五皇子为恒王,六皇子为菱王,七皇子为朔王,分别指派了一些活,没有让他们闲着。
还好这几兄弟都是有点才干的,不然以皇甫宸轩的性格肯定不会任由谁尸位素餐的。
&
第77章 科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