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第 63 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虞家儿郎……说的是虞蔚兰么?
若说儿郎,虞家这一辈中,嫡出之子不过他一个。听闻虞侍郎的膝下另有几个庶子与庶女,可那些人身份并不足以入太后的眼。
只是,太后怎么会问起这个?她可是知道了什么?
她与虞蔚兰数次相遇,若是虞蔚兰的情愫被太后发觉,会否给他带来麻烦?
林又雨登时就想要否认。
但是对上太后那双浸淫宫中几十年,仿佛看透一切的浑浊的眼睛,她又犹豫了。
既然已经试探到她面前来了,无论是捕风捉影的传闻,还是切实的证据,都证明太后并非一无所知。
思及太后与虞莞的关系,太后娘娘虽然未必会站在自己这边,但也万万没有害她的理由。若是有心泼脏水给她,亦不会在此时打草惊蛇。
林又雨决定赌上一把。
“回禀太后娘娘,臣妾与虞家长子却有数面之缘,却未有逾矩之举。”
她声音清脆,眸光坦荡,宛如一片澄明的湖。
太后脸上的笑意深了些:“果然是好孩子。”
真相如何,她心中自然最清楚不过。但是此事关乎皇后名节,林又雨若是否认她也丝毫不会惊讶。
只是不会向现在这样激赏罢了。
否认乃小聪明,无可厚非却也失于城府。但是敢于承认,才是大智若愚。
虞家小子眼光不错,此女乃澄澈敞亮之人。只可惜宫门一入深似海,她恐怕就要如同当初的自己一般,大半辈子都空耗在四方的朱墙碧瓦里了。
想到这里,太后的眼神不由得更加慈爱了些。
被太后陡然发亮的眼睛注视着,林又雨久等回答不到,心中有些发毛。
“太后娘娘?”
“又雨啊……”太后连称呼都变了:“哀家心中自然如明镜。”
“你进宫以来的日子,哀家都看在眼里说是举步维艰,也堪称如履薄冰。
林又雨闻言,垂下了头。个中况味如何,只有她自己知晓。
太后打定了主意,要襄助林又雨。她想起与虞莞的商榷,一个极为胆大包天的的计划在头脑之中成了型。
“若想站稳脚步,只需一步。”
她用手指在林又雨的掌心之上,轻轻划了两个字。
林又雨檀口微张,不可置信地看着太后的面容。
坤宁宫的宫女们并不知道她们新临的主子与太后说了什么,康宁宫正殿一片平静,想必两位贵人是没有吵起来的。
她们只能看见,林皇后自宫中款款而出。她没有立刻离去,而是立在正殿前的石阶之上,仰起头来,看了许久的月亮。
宫中不知为何,又流行起了新的传言。
传到绛雪轩门前洒扫的小宫女口中,已经变成了“皇后被太后言语羞辱,在康宁宫前对月落泪,好不可怜”。
而皇后闭门谢客,不出宫门一步。太后也没有丝毫阻拦谣言之意。
两位贵人一反常态,仿佛更加佐证了这则传言的真实性。
渐渐的,有大胆的高位嫔妃开始提起,顺理成章地传入熙和帝耳朵。
“果真如此?”他满目怜惜地看向正在作画的林又雨。
林又雨画完最后一笔,才从书案前抬头。她弯了弯眼睛:“臣妾不过是向太后请安,太后也如往常问候了臣妾,哪里有传言那般不堪?”
熙和帝一见她这小女儿娇态,身子就软了半边。半信半疑道:“果真如此?那你为何不反驳一二?”
“清者自清。我相信陛下心如明镜,会还又雨一个清白。既如此,又何必与庸人口舌相争?”
她说这话之时,满身书卷之香、清贵之气。熙和帝仿佛从她身上看到了御史台兢兢业业、宁折不弯的老臣风骨。
“好!果真是家学渊源!”他赞了一声,再一次为自己选对了皇后而洋洋自得。
“传膳罢。朕今天在皇后这用。”
林又雨听完,眼中依旧无悲无喜。她才入宫不满月,身上就已经隐约有了皇后应有的气度。
她谢过恩典,随后吩咐身边的侍女:“把我的画阴干之后收起来。”
侍女应声而去,收起画卷时留心多瞧了一眼。
画上十分清简,只有一株疾风之中招摇的兰花。
宫中的消息,虞莞自然不会漏过。
她定定地看了三遍誊抄着流言的纸:“怎会如此?”随即,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若不是薛晏清在一旁,恐怕要失态得眼泪都出来了。
“夫人看了何事如此发笑?”一旁的薛晏清上前一步,接过虞莞手中的纸条。
纸条上书曰:宫中流言有云,皇后与太后口角相争不敌,康宁宫前对月垂泪惹陛下怜惜。
他眼中也不免染上些许笑意:“这可是夫人的手笔?”
虞莞缓缓摇头:“我与太后说时,只商量到不能与林小姐表面和乐融融这一步。”
至于什么爆发口角,甚至牵扯到了皇帝,是她完全意料不到的发展。
第 63 章 第 63 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