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征服天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1章 进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由检不希望大明也要面对这么一天,这个包袱过于沉重——诸葛亮和刘琦上房抽梯的内容都能被陈寿记下,别的就更不用说了。偏偏作为封建国家的大明还根本就没法丢包袱,搞不好会让炸弹比他预料的要提早爆炸。60;62;  要是炸早了,把大明炸碎了,那效果可不太好看。60;62;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背包袱,不把麻烦甩给后人——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情,这是用来推脱麻烦得借口。但一代人也只能制造一代人的麻烦,这也是一代人的责任。至于埋雷,那是大计划,不在“麻烦”之列。60;62;  汇集到朱由检身上的矛盾实在是太多,以至于他自己都接不住了,由于他总是习惯用银子去解决问题,被抽干的钱袋子也是他所面对的窘境真实写照。邵纲“体谅圣心”,也不打算给他找更多的麻烦。因为从今往后,麻烦只会越来越多。60;62;  他自己方才和其他锦衣卫说了“移花接木”,给打算给埃及腾笼换鸟。然而光这一件事,就是个不小的麻烦。60;62;  他没告诉其他锦衣卫的是,他们要素解决的总督代替奥斯曼持有埃及四分之一的土地。而剩下的四分之三,全部都是马穆鲁克的领土。而在马穆鲁克之下,这是在整个回教世界都常见的村社经济集体,以及代表村社的地主、村长、神父和阿訇们。到马穆鲁克以下,这层就动不了了。60;62;  这是个极其僵化的体制,因为它打从经济基础上就是僵的。这也不是埃及特产,大明国境线以外的世界上其他绝大多数地方全都是这样。就连国内,也有不少地方依旧如此。60;62;  归根到底这是因为生产力。因为生产力也就那么一回事,个人无法脱离村社进行生产,和村社绑定在一起也就成了世界通行的惯例。只有成片地建设城市,才能有“有闲”而“进步”的市民阶级,他们受这一束缚。60;62;  对朱由检来说,他可没空帮埃及脱胎换骨。该这么着就怎么着,他想要埃及独一无二的资源——人口。60;62;  他对埃及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埃及的人口,因为埃及的人口有许多独一无二的优势。60;62;  首要的便是地理区位。朱由检要大兴土木的地方就是欧亚咽喉要道苏伊士,埃及是离苏伊士最近的人口密集区。其次,埃及的人口比较好管理——它就这么一条线,一条清晰无比的线。60;62;  从亚历山大,一直到尼罗河上游的阿斯旺,埃及95%以上的人口就在这条线上。埃及的人口不但多,而且扎堆分布。越是扎堆,也就越方便管理,也越方便朝廷把埃及的人口调用到别处去。60;62;  再加上丰饶的尼罗河冲积平原,埃及足可以在几十年内完成一次人口爆炸。连着迁徙带上本土的人口增长,朱由检可以让埃及的人口突破千万。而这千万的人口,他们的衣食全都寄托在大明身上——他们赖以生存的水利设施

第2331章 进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