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1章 车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阿陆,给国内发信,让朝鲜人马上发四个团的车营过来,现在就要。”60;62; “四个?哦...好。这么突然吗?这又不是叫四只烧鸭。”60;62; “是突然了些。不过这是朝鲜人该操心的事,你就别管了。发信就是。”60;62; “好。”小陆点了点头,从邵纲的营帐里头走了出去。走出门口,又走了回来,走到了站在门口的孙达面前:60;62; “我说,孙师兄啊,我师父怎么心情那么好?我回了他一句,他竟然不骂我。真是奇了怪了。”60;62; “你还指望他骂你?”60;62; “我就是问一下。他最近怎么了?”60;62; “我听说是《关羽擒将图》找回来了。”60;62; “什么‘关羽擒将图?”60;62; “就咱们还在北京的时候,挂在那个挂在大堂的屏风,就原来让东厂拿去拜的那个关公像。”60;62; “那是幅画啊?!我当那是镶在屏风里面的刺绣。我的乖乖,那么大一幅画?谁画的?”60;62; “听说是以前的指挥使画的,好像姓商。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你是晓得的,锦衣卫指挥使都要销档。你懂的吧?那是宣德年的事,有藩王造反,所以有关档案销得很彻底。”60;62;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小陆点了点头:“难怪这幅画当个宝挂了那么久。这搁在现在,能卖不少钱吧?”60;62; “我估计补上十几年的经费是没问题的。不过也不一定,最近收的闲职太多了,开销飙升啊。”60;62; “有这回事吗?”小陆摸了摸头:“我觉得我们经费还挺充裕的啊,顿顿有叉烧肉吃。”60;62; “我给你举个例子——就,崇祯年快完蛋的时候,大行皇帝让人在北京募捐,满朝文武都不捐,最后一个六十岁的王老头儿到户部去捐了毕生积蓄400两。好家伙,大行皇帝一下子给了他一个锦衣卫千户。你说这虽然精神可嘉是吧?但这也太多了!”60;62; “这平时是什么‘价位来着?”60;62; “平时?呵。”孙达苦笑一声:“平时捐四千两都未必有个百户,更不用说千户了,千户可遇而不可求啊。想我孙某人干了一辈子,赶上乱世了,才混到一个千户...唉,当时我要是有钱捐就好了,指不定能捐个指挥使~”60;62; “拉倒吧。”小陆摆了摆手:“师兄啊,不是我说你。你捐个指挥使也得在我师父手下办事。你要真跟他一个辈分了,你反倒会被他针对。”60;62; “那倒不一定。你看,郑家那个郑鸿魁,老郑。他不就是突然冒上来的?邵指挥还是在他手下干得卖力。”60;62; “人家是武进士!崇祯13年的武进士你知道多难考吗?那年考文举人要加试骑射。他一个武进士你知道他多厉害吗?他能提着几百斤的石锁唱《定军山》,20斤的大关刀舞得虎虎生风,快马骑射十发九中。”60;62; “啧。”孙达摇了摇头:“到底是穷学文,富学武。郑家养出这么个武进士,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诶,对了,他捐锦衣卫指挥使的第2481章 车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