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6章 立法[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院有多少人来着?”60;62; “这得看情况。翰林院实编官员三十人,从正五品到从九品都有。但是翰林院的‘修撰、‘编修和‘检讨,这三个不定员,就是个‘人才储备,新科进士全都挂在这里,有的一挂就是几十年。所以少的时候很少,多的时候有一大坨。”60;62; “那太好了,太适合了,让他们来当议郎吧,总好过口中淡出鸟来。不过,议郎对他们来说也不完全是福利吧...”60;62; “有一说一,确实。”朱聿键点头道,“因为他们原来就和议郎差不多,不过只是文牍上议事。这次把他们全都拉出来,当面锣对面鼓地议事,那可就有意思了。”60;62; “诶,对了,当初你把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叫来,走的是那条路子?”60;62; “你说那个啊,那个还是托了郑芝...咳,托了托郑公开了恩科,算是征调他们来得。因为这几位虽然学富五车,但都名落孙山——大抵是因为做不好八股。照理说他们够不上翰林的资历,就算够上了也会被翰林院的同僚排挤。不过嘛~”60;62; 他摇了摇头:“我刚才也说了,翰林这个职位‘机要而不重要,郑芝龙办事根本用不着翰林,所以南渡之后的翰林院是空的。既然是空的,那自然就没人排挤他们了。其实现在翰林院有不少事情都是临时抽调了国子监的监生,回头殿试的时候处理一下,我在出题的时候会偏向时政,这样那些办了事的监生就容易过了。”60;62; “嗯嗯,你这个做法就很高明。”朱由检点头道,“皇帝你以后就用这种法子来抽,旁人自然就不好说什么,因为冷冰冰的考卷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60;62; 说罢,他拍了拍手:“好了,我们现在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这也最关键——我先前说了‘三权分立,这是我们‘六权分工的原型。但是,三权分立是围绕着‘法案来的,因为这是西方政府习惯性的工作流程。但本朝并不习惯这样,本朝政府的运作并不用法案来驱动。具体的原因嘛,我就不说了。”60;62; 朱由检没把话说完,但众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顶在大明政府头上的,是太祖皇帝定下的《御制大诰》和《大明律》。太祖皇帝有言在先一字不能改,那后人自然也不敢改。60;62; 但是一套不更新的法律跟不上时代潮流,所以后人以《问刑条例》、《充军条例》为补充,辅以大量政令,再配合一大堆定期颁布的典型案例,这才让司法制度运行到今天。60;62; 换而言之,大明的办事过程本来就不以立法为中心,而是以政令为中心。立法权并不握在一个专门的立法机构手里,而是分散在一大堆行政机构手里,六部全都有权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颁布条例和政令。60;62; “所以,怎么办呢?”朱由检问众人:“这个问题我还没拿准。要么,咱们就激进一点,把立法和行政交叉,让各部尚书来议会开会。要么倒回去,干脆把票拟权给议会,然后用一个参议院或者军机处来批红,让两个议会自己扯皮去。”第2236章 立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