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征服天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74章 摊丁入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去看,唱大戏还会专门搭个女台,唱些《牡丹亭》、《琵琶记》、《荆钗记》之类的女性向曲目,这些曲子通常也都更“典雅化”,寻常人听不太懂。60;62;  这种“社”不在朝廷的打击范围之内,因为“社”并没有自己的田产,只是基层自治机构,自然也就没必要收税。60;62;  至于庙、寺、观这三样,那规模就大多了。60;62;  庙略小些,一般是龙王庙、关帝庙、岳王庙之类。庙的田产一般不多,通常也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一般只有兼职的“庙老”。大多数庙靠庙产只能是入不敷出,还得收纳香火钱才能维持运营。60;62;  至于属于佛道的寺、观,这就是重头戏了。60;62;  寺里好讲“施主”。大庙小庙有不同的讲究。大庙里头什么是“施主”呢?施了田的才叫施主,别的一般都只能叫“香客”。60;62;  有个百年老梗,是一副对联——上联:坐,请坐,请上坐。下联:茶,敬茶,敬香茶。这联的作者像薛定谔的猫一样,有说是苏东坡的、有说是郑板桥、有说是白居易,连说是纪晓岚的都有。60;62;  这老梗,讲的就是郑板桥或者别的什么人在庙里头受了白眼,方丈见他其貌不扬就吩咐一句“坐,茶。”。交谈片刻,发现此人谈吐不俗,便说“请坐,敬茶。”。后来来人亮明身份,方丈立马神色大变:“请上坐,敬香茶。”60;62;  道观也是同例,里头的田产也是有钱的大地主们施来的。不过和尚庙的风评一向不如道士,还传出了诸如《天报》、《桩粪》之类的名梗。60;62;  这到底是为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大抵是因为道士不怎么喜欢传道,而和尚喜欢说法。60;62;  依照锦衣卫的调查,这些个“神、坛、社、庙、寺、观”,在公田中占了20%左右,占田最多的是寺,往下依次是观、庙、坛、神。这五种都是为地主服务的,而主要由农民组成的“社”则一般没有田产,办事靠筹款。60;62;  寺社田地是朝廷的重点打击对象,因为这些和尚是基本完全不交税的。但直接对和尚们征税很容易引起信众的大范围不满——同理,要对祖宗地主们征税,也同样可能引起类似的暴动。60;62;  所以对付这些老大难的问题,还得请出鞑清发明的路子——摊丁入亩。

第1874章 摊丁入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