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征服天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二章 婺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婺源县,在南直隶的最西南方。虽然身在“偏远”的徽州山区,但南直隶就没有人少的地方。和徽州的其他地方一样,婺源也是“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要是不是徽州在江南,这种地形肯定会让会徽州变成鸟不生蛋的穷乡僻壤,压根就没人想住进去。60;62;  因为地段好,根本没多少耕地的徽州不但人不少,反倒是个人口大府,光是本府的居住人口就近一百余万。这还不算是徽州的总人口,因为大徽商通常长期住在临近的诸如杭州苏州芜湖等地。他们并不会在年轻的时候住在原籍,只有等老了才会衣锦还乡,而留在原籍的多是他们家中的妻小和父母。60;62;  然而光是这些也还没记全。明末税制崩坏,早先以户为计量单位的黄册制度已经土崩瓦解,到这年头“户”再统计与否已经无关紧要,统计“丁”才是有价值的数据。丁,狭义上说的就是16岁到60岁的劳动男子,算是一地能征调的劳动力的综合。但又是由于黄册的崩坏,“丁”已经不能反应总人口的实际数字了。毕竟税收按照“丁”来算,那谁家都不希望自己多几个“丁”,自然是能瞒报则瞒报。60;62;  这样上下欺瞒报上来的结果,朱由检已经知道了——早以前卢比扬就去黄册库查过,扬州一县十几万人,查出来好几千百岁人瑞,有甚至一家五口都在一百五十岁以上!难不成扬州有掌控时间流动的结界,能让境内的长者一个个都能长生不老?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守恒,所以并不科学。60;62;  黄册压根就没有可信度,所以这40万“丁”的账面数字下头到底有多少黑户,这就是个值得推敲的问题了。60;62;  更让他吃惊的是,统计“丁”的时候竟然是有小数点的,不但还有一整个丁,还有“一分丁”“一厘丁”。总不能人还能切成十份切成一百份吧?那这账本读起来真个能叫人毛骨悚然了。60;62;  所以“丁”就是个数字,朱由检倒是觉得徽州不可能只有一百多万人。南下一路上他遇见了不少村落,那些村子和别处小桥流水人家一般的村子完全不一样,一栋栋房屋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紧紧地挤在一起。“小桥流水”?压根就看不到,全都给房子挤在了中间。村落的地皮紧张得甚至连小桥都不放过,连桥上都修了楼。60;62;  远远地看着徽州各处的村镇,他便能想象到里面那一层一层叠罗汉似的屋檐之下到底挤成了什么样子。望着密密麻麻的民居,他甚至产生了一种压迫感。60;62;  到了婺源城下,这种压迫感就更盛了——在南京他见过徽商的宅子,里头雕梁画栋、粉墙黛瓦,还有像水墨一样的留白,让人看着便想念诗。60;62;  可真要是正儿八经地到了徽州的城镇里,见到原生态的不加修饰的徽派建筑,他整个人都陷入了深思之中。60;62;  粉墙黛瓦没错

第七百一十二章 婺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