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征服天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八章 以工代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候着“参谋部”的众人结了几天的事情,亲自把两封奏折捎带给了皇帝,朱由检低头看了看怀表,已经九点多了。60;62;  南京依旧还执行夜间的宵禁。现在难民的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街头依旧有十几万人无事可做。他们并不是懒,而是无处可去。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从北方逃难过来的,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淮河以北逃难来的。在江淮那还好办,现在差不多都能回家了,可打回淮河以北还得等上好一阵子,至少在朱由检在胶东取得突破之前黄得功并不会贸然北进。毕竟再往北不但少了河网的依托,还得在平原上直面八旗,算起人头账来并不划算。60;62;  考虑到这些得难民长期待在南京,宵禁自然是不能解除,要不然光是醉汉就得挤满一条街。60;62;  所幸南京是一座人口逾百万的大城市,骤然进来十几万人确实是有些多,但还没到撑不下的地步。60;62;  趁着安置难民的功夫,一场社会实验也正在南京城悄然开始——以工代赈,这是朱由检第二次干这种事了。60;62;  第一次是在墨西哥,几门重磅红夷大炮连续轰炸了数天,把半截墨西哥打成了瓦砾。就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朱由检开始了“劳动保障”制度以及筒子楼的实验。60;62;  劳动保障是个长期的账,一时半会看不出来。正巧玛雅人和阿兹特克的数学都还不错,让他们算算账倒也算专业对口。等下一次朱由检去的时候,经过数年的实验,大致便能推算“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这些制度是否可行,该以商业保险的形式还是社会保障的形式来推行。总得来说,这是一场关于契约经济关系的实验,为在大明这边普及推广劳动保障机制探了个路。60;62;  至于筒子楼,这倒是试验得很成功,而且立竿见影。墨西哥是个人工岛,只有一丢丢大,上头却挤了二十多万人。60;62;  本来整个岛挤得满满当当,居民的生活质量极为恶劣,大多数人只能挤在只有十几平大小的贫民窟里居住。60;62;  花了几个月在废墟上建起了筒子楼以后,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观。60;62;  这些信箱似的筒子楼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土地面积,把每家每户一层一层地叠起来,然后塞进十几平的方盒子里。由于祖孙三代没必要全塞进一间,这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可谓是一个跃升。把居民们集中起来,就可以进行集中排污、集中供水、集中管理,这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也有莫大的裨益。60;62;  不过这招显然不是在哪里都行得通,首先一点就是对农民来说住楼房并不方便。农民需要晾晒作物,需要空间的储存生产资料之类。筒子楼压根就放不下这些,若是强行让他们住进去反倒是让他们受苦。60;62;  但阿兹特克压根就没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连农民都不是,有一大半根本就是农奴,连个人物品都没有多少,根本谈不上“生产资料”。60;62;  墨西

第六百八十八章 以工代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