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船中三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唉,日后再说吧。”听了邵纲大致说了几句八旗的概况,朱由检便觉得自己的胃隐隐作痛。60;62; 控制在朱由检自己手上的,就只有靖海军,满打满算总共四千人。而满清的主力八旗军就有十万余,算上吴三桂的“皇协军”,有战斗力的就有近二十万。再加上各路降军,清军的总数有可能近五十万。60;62; 这个数虽然还不如南明目前手上的各路“大军”的人数,可人家光是二十万战兵就能在好几个战场上同时对南明发动进攻。而南明仅剩的几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却只能在一个战场上疲于应付——就比如现在的长江防线。60;62; 在战争中因为存在“战场宽度”的“补给上限”——也就是地形和粮道对部队机动的限制,从古至今所有部队在正常行军的时候都得从大路走,而且得一波一波地出发,一波一波地集结,一波一波地抵达战场。若是违背常规行动,那便是一支奇兵了——比如汉尼拔天降罗马城,比如卫青奔袭龙城,再比如丰臣秀吉的中国大回转,以及夏侯渊的三百里狂奔。60;62; 这种战例古今都很罕见,只有在进入现代战争以后才会出现大量地穿插迂回。60;62; 对于清军来说,他们并不需要非得在人数上超过南明军队才能打赢,因为前方交战的人员本就有限,很难把几十万人全都摆到一个战场上。就算是投鞭断流的苻坚也会在人数占绝对优势的时候被东晋打败,更不用说战斗力孱弱不堪的南明了。一旦八旗在战场取胜,优势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造成南明部队的大血崩。这种亏在萨尔浒之战已经吃过一次了,但显然南明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60;62; 死守长江固然是一条办法,喘过气来的南明单是守长江也未必守不住。但自古以来从北攻南都有三条路——第一条路就是先取淮河再取长江,这样做的优点就是:长江一破,全国的经济重心——太湖平原就几乎是唾手可得,而且南京这个政治意义很重要的城市也能直接收入囊中。长江一旦破了,南方的政权再想翻盘的机会就极为渺茫,就算是仙神下凡也很难救得回来。60;62; 第二条路便是打襄阳,从湖广攻破长江防线。襄阳若是破了,其危害并不亚于南京被攻破,因为东西南北的陆上水上要道几乎全都要经过襄阳,若是襄阳被攻破就等于整个南方都暴露在敌军的攻击范围之内,巴蜀和江南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切断,整个南方失陷也就是时间问题了。反之南方政权控制襄阳,中原也会门户大开。所以楚国问鼎也要靠襄阳打底,曹操南下要先取襄阳,关羽打到襄阳旁边就把曹操吓得要迁都,岳飞北伐也是先打襄阳,蒙古要南下还是要死磕襄阳。60;62; 第三条路便是巴蜀了,成都平原是膏腴之地,再加上四川盆地的天险,只要破了四川就等于稳赚不赔,获得了一个非常稳定的后方基地,同时可以顺江而下依次把襄阳和江南全收了。以围棋来比喻,四川便是“金角银边草肚皮”中的金角——虽然争夺起来很艰难,但一旦争下来便能奠定一整盘的胜局。60;62; 这三条路每条都不好守,每一条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可着实是给了朱由检莫大的压力。60;62; 细数一下朱由检的优势,恐怕就只有一个战斗力了。朱由检的四千线列步兵可以说是举世无双,和同等数量的任何军团交战都不会吃亏。就算是数倍于己的正处于巅峰期的八旗,朱由检也有把握将其击退,只是损失会比较大。60;62; 这个数字差不多也够了,毕竟八旗总共也就十万出个头,还要分散到各个战场,各城的守备也要分配八旗去统筹,真正能拿来应付朱由检的八旗并不多。击退数倍的八旗虽然有些棘手,但打这些来救火的八旗是完全够用的。60;62; 只有四千人也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补给非常方便。由于全军装备标准化,火炮轻量化,再加上人员并不多,这支军队对补给线的依赖非常小,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仅凭自备的补给就足以支持一周的时间——而且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朱由检的兵还能有滋有味地就着罐头吃炒面,时不时掰一块巧克力嚼一嚼。60;62; 在理想情况下,这四千人能够像高达一样在清军的后方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再活用八第二百六十四章 船中三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