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征服天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望王师又一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大牧首啊,他竟然频频向苏丹摇尾乞怜,诅咒我们的复国大业!就只是为了向苏丹表忠心。真是岂有此理!”60;62;  朱由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能理解。”60;62;  那些毫无节操的大牧首让他想起了左右逢源千年不倒的孔家,那些衍圣公“大人”们的卑劣和大牧首比起来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难怪,孔家北宗自建立开始,他们的每个毛孔里都溢满了奴颜婢膝和见风使舵。60;62;  金兵来了,他们奉女真人。成吉思汗来了,他们又奉蒙古人。大明来了,他们接着奉老朱家。要是按照“正史”的来,满清的剃发令一下,那曲阜的衍圣公便会第一个剃发易服开城投降,跪倒在城门口迎接清兵进城,和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大牧首简直是一丘之貉。60;62;  相比较之下,南宗的孔家才是真正的以仁义传家。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南北两宗的孔家重新归于一个政府的管辖。忽必烈让南宗的孔洙北上曲阜奉祀,但孔洙坚辞不受,决意不回曲阜,不当蒙古人治下的衍圣公。对于孔洙的义举,就连忽必烈也赞叹道:“宁违荣而不违道,真圣人后也”。60;62;  忽必烈叹完了,然后就真的完了。他封了孔洙一个国子监的祭酒,又给了南孔家一份护持陵庙的玺书,以及一份要了南宗老命的《孔氏南宗家规》,把南宗的孔氏子弟绑死在了老家。南宗孔家从此以后家道中落,形同平民。除了讲学和钻研儒道以外,再没有别的收入。到了元末,连宗庙也破落不堪,成了一片残垣断壁。60;62;  一直到了明朝建立,太祖朱元璋专门拨了款修缮南宗孔庙,成祖又拨款修了一次,正德年间给南宗孔家封了一个世袭的五经博士。有明一代,南宗孔家也算是苦尽甘来,日子过得还不错。60;62;  按照“正史”记载,1644年甲申国难之时,“进士及第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裁国史玉牒同知制诰起居经筵日讲通家侍生”南宗孔家五经博士孔贞运老爷子,他已经辞了在北京的官(其实是被崇祯罢免了),告老还乡。但是一听到国破的消息,孔贞运大哭不止,亲友们都来陪他一起哭。60;62;  老爷子大呼:“主上圣明,都是诸臣误国啊!”随后一病不起。史书记载:“明亡,贞运不胜哀恸,不久病故”。60;62;  与此同时,北宗的孔家恐怕在扫洒厅堂准备迎接“贵客”吧。60;62;  幸好,朱由检让南明朝廷平稳地建立了。南孔的事情朱由检早就有听说,为了不让老爷子哭死他还特地去看望了他。作为前任的内阁首辅,老爷子现在在南京的朝廷里当礼部尚书——其实他以前当过南京的礼部侍郎,也算是重操旧业了。60;62;  听闻了拜占庭的事情,朱由检不禁叹息一声——同样是历史悠久的大国,同样是被异族入侵,同样是一群奸臣卖国误国,大明这次的运气还不错,碰上了朱由检。拜占庭可就没这么好运气了,终究是亡了国,百姓们也当了亡国奴。60;62;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禁对拜占庭心生同情...60;62;  不过同情归同情,朱由检一向不是那种会被“同情”动摇的人,他不会为了虚名去空耗国力,除非这个“名”于国有益,而且值这个价。60;62;  “中国的同胞啊,求你了,救救我的国家,救救我的同胞吧。”60;62;  “可以。”他点了点头。60;62;  “真的?”安提加大喜过望,一脸期待地看着朱由检。60;62;  “当然是真的。兴亡继绝是中国自始至终都在贯彻的基本国策。大秦是我们的老朋友,我们不可能眼见得大秦灭亡不管不顾。可惜啊,我们来迟了。若是你们在1453年前来找我们,那时候宝船舰队还在,我们说不定就会派一路大军杀进波斯湾登陆西奈半岛一路砍到耶路撒冷从背后给奥斯曼一锤子。”说完,朱由检喘了一口气。60;62;  “可惜啊,你们就剩一个岛了,还是从长计议吧。”60;62;  “这位恩人...怎么称呼?”60;62;  “叫大都督就行了。”60;62;  “大都督啊,你打算怎么救我们?”60;62;  “等着吧,明天我把你带进会场,你只管听就行了。”60;62;  次日晨。60;62;  “重启丝绸之路?”威尼斯议员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朱由检。60;62;  听了两天的会,今天轮到朱由检说几句了。却不曾想他一上来就说了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望王师又一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