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征服天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从排队枪毙到荒野求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主,封地在南阳的隆武帝朱聿建隐隐有比肩光武帝的趋势--刘秀也是在南阳起兵的。60;62;  黎明时分,也是礼制所称的“味爽”之时,文武百官聚集在南京皇城的午门之外,等候着上早朝。60;62;  这是南明朝廷最早恢复的政治活动。60;62;  本来明朝中后期皇帝上不上朝纯粹看心情。有的三十几年不上朝,比如万历。有的不但上早朝,午朝,还有晚朝——就是那位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明武宗。他不但给自己封公爵,封将军,还首创了晚朝,变着法的折腾大臣们。60;62;  再往后的皇帝都很“忙”啊,有的忙着和蒙古人“打猎”,有的忙着炼丹,有的忙着做木匠活。正儿八经按时早朝的就只有崇祯了,奈何老天不给他早朝的机会。60;62;  隆武帝为了表明自己励精图治,收复山河的的决心,自然是不能落后于崇祯的。60;62;  早朝的规程也是全盘照搬北京的早朝。60;62;  午门上的五凤楼名响了大钟,午门的左右腋门打开,百官按文武从左右门进入宫城。60;62;  金水桥前,百官肃立,但众人却没有按照礼制要求的顺序排列。60;62;  人群隐隐分为两派——作死的南明朝廷稳定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分派。60;62;  人数最多的是东林党人。过去的数十年中,东林党在数次党争中大获全胜,近乎独揽朝政。但到了南边,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里是由原浙党,昆党,宣党结成的南党主政内阁。60;62;  原因就是——东林党不是多次大获全胜吗?最后一次胜的就是“争京察”。60;62;  明朝有一套京察制度,按期对京城官员进行考核,优胜劣汰,按成绩赏罚。60;62;  围绕着京察的主导权,东林党和现“南党”前身的各党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拉锯战。最终,东林党在北京的京察中独揽大权,“南党”人几乎被排斥出北京的朝廷。60;62;  但问题来了,北京有京察,南京也有京察。南京的京察是被“南党”人把持的,因此东林党人也被清除出了南京的政局。60;62;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南京京察根本不足为道,毕竟南京六部只管南直隶的事务,赢了北京的京察才是重中之重。60;62;  然后北京城破了。60;62;  然后东林党人跑到南京来了。60;62;  然后东林党人发现南京全是“南党”的人...60;62;  然后东林党打出了GG——那怎么可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东林党岂会轻易狗带?60;62;  东林党的大本营可是在无锡的,南直隶的各路知府知县几乎全是东林党人。60;62;  问题又来了,南京六部之类的本就不是全编满额的。既然朝廷到了南京了,自然要招人吧。招谁呢?那只能是从下面提啊。60;62;  然后因为南党输了党争,几乎没有新鲜血液。60;62;  然后在严酷的现实和皇帝的指示下,只能提拔下面的知府知县。60;62;  然后党争就又开始了...60;62;  然而事情还没完。60;62;  “啪”清脆的鞭子声警醒了宫城的黎明——一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在金水桥前挥舞起鸣鞭。早朝正式开始。60;62;  鞭舞毕,百官走过金水桥,在奉天门丹陛前一跪三扣头,随后在太和门开始早朝。60;62;  皇帝坐北朝南,百官面北而立。皇帝所坐金台之上,数个身着赤甲的锦衣卫东西对称站立。60;62;  锦衣卫指挥使郑芝豹身着金甲,持绣春刀,立于金台之上,面朝百官,沉声大喝60;62;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60;62;  南京朝廷的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60;62;  如果是初来南京早朝的官员可能会奇怪,这宫城里怎么没有太监?60;62;  鸣鞭的应该是太监,侍奉皇帝,喊话的也应该是太监。可这些活全都是锦衣卫在干。60;62;  锦衣卫在南明朝廷的地位更胜以往,这些皇帝的鹰犬已经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他们便是南明朝廷的第三股派系:郑党的一员。60;62;  拥立隆武皇帝的是谁?不是南党,更不是东林党,而是郑芝龙兄弟。是郑鸿逵带着锦衣卫宣读遗诏,郑芝龙火速率舰队进京,皇帝才能坐稳南京的皇位。60;62;  随着郑鸿逵“辞官还乡”,其弟郑芝豹接任锦衣卫都指挥使,这些皇帝的近侍已经被牢牢把控在郑芝龙手中。60;62;  郑芝龙因拥立有功,被封为南安侯,兵部尚书,福建都督,一时间权倾朝野。60;62;  他趁势表奏皇上,以阉党“祸乱朝纲,扰乱圣听”为名,请求停止任用宦官,继位之初的朱聿建只得应允。60;62;  由此,宫廷内原本太监担任的职位全部由锦衣卫替补。60;62;  现在郑芝龙本人虽然在前线北伐,皇帝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线。60;62;  “朕,真的从监牢中逃出来了吗?”龙椅上的朱聿建看着四周的锦衣卫和金台下的文武百官。60;62;  “朕只是进了另一个监牢罢了。以前他们用绳索捆缚朕的手脚,如今却把朕当做提线木偶一般。朕不过是一个穿着龙袍的图章而已。”60;62;  崇祯和在船上和他交代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这是他唯一的希望。60;62;  “但愿,那位的话能够应验,把朕真正地从囚笼中解放出去,朕已经厌倦了受他人摆布的生活。朕要亲手中兴大明,而不是靠那些趁火打劫的匪徒。”

第十四章 从排队枪毙到荒野求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