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相亲对象是重生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总结带来的收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么在这里依旧是作者我的一些观赏经验之谈。

    观赏一部影视佳作或者是阅读一个好的作品都是有助于我们提升自己水平的。

    在这里我自然是希望能够多说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品。

    这里我们可以继续谈谈大宋提刑官。

    说实话,就是前面说了这么多,这是我一直念念不忘的一部剧。

    其一,里面没有武艺高强的侍卫、官兵,就这一点来说,已经强过许多以破案为主要内容且有不少飞檐走壁的大侠、侍卫的古装剧,让整部剧显得沉稳了许多

    其二,里面的服饰、妆容很贴合古代,反观现在的许多古装剧,头发鲜有不烫染吹的,且经常满头珠翠,遍身绫罗绸缎,最受不了的是袒肩露背又举止大胆的女性角色,看起来也太不真实了

    其三,里面的人的举止行为不浮夸,与现今一些电视剧里男女主角动轴耳鬓厮磨、卿卿我我不同,宋慈即便是与他的夫人也真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当时观看之时也觉得古代应当是提倡这种家门家风的吧

    其四,整体叙事非常深刻,我们可以对比其与少年包青天等古代侦探剧,后者通常是三四个奇案然后最后以一个惊天大案结尾(比如我们熟知的狸猫换太子和各种谋反阴谋),而《大宋提刑官》中以宋慈之力抗争整个朝堂的贪腐徇私之风,最后以悲剧的结尾收场,其中不少对白场景都有非常发人深省的作用,至此,整部电视剧的高度就不一样了。

    《大宋提刑官》里的宋慈大概可以说是有道德洁癖的。对触犯法律的人,不论贵贱亲疏、不管是人性本恶还是误入歧途,宋慈一概严格依法惩处。

    但这种性格不管处在何种时代,应该都是会以悲剧收场的。《大宋提刑官》里,宋慈拼劲全力搜集出二度出山的刁光斗及其庞大关系网的大量罪证,也抵不过夜里皇宫大殿外的冲天火光。

    也许我们很多时候的想法都跟剧里的宋皇是相似的——何必如此拼命呢,这世间实现不了绝对的正义,不如大家各退一步,维持现有的稳定才是最好的;很多时候,追求绝对正义的代价是大多数人都承受不起的。

    但宋慈个人悲剧式的不妥协,让我明白不论任何时间朝代,宋慈式的英雄都是不可缺少的。也许宋慈对道德正义刨根掘底的追求会伤及你我,但他所能撑起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大宋提刑官》最后悲剧的结尾让整部剧升华很多。主人公以失败收场,比大团圆的结局能让人有更多更深的思考。

    宋慈最后也放了一把火,把自己半生心血写就的《洗冤集录》付之一炬。这把火显然比起大殿外烧起的那团火要小太多太多,但作为宋慈最后无言的抗争,倒也足够了。

    关于绝对的正义是否值得牺牲一切去追求,剧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片尾曲里有人高声长叹——

    泣血蝇虫笑苍天

    孤帆叠影锁白链

    残月升骤起烈烈风

    尽吹散

    顺便我再说说何冰和宋慈

    《大宋提刑官》里面宋慈的角色设定其实是略有些脸谱化的,其性格特点大概可以概括为“处变不惊、嫉恶如仇”,这样的角色设定很容易会被塑造成传统“高大全”的形象。但何冰本身的气质和对角色的演绎正好弥补了角色设定上这一点缺陷——

    其一,在于何冰的长相。何冰的相貌比较大众化、放在演员堆里很不起眼,但正是这种普通的相貌让宋慈不像传统的正派角色那样舞台感太强、跟观众的距离太远

    其二,在于何冰的台词功底。个人感觉,对电视剧来说,最好的台词表现是让观众感受不到眼前的屏幕和台词背后的剧本。这当然需要编剧的剧本功力、演员的台词功底、声光场景的搭配调度等等条件综合在一起才能达到。何冰是话剧圈里磨练出来的演员,台词功底自然相当深厚。

    那么想了想,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值得对比一下这三部电视剧:人物定位,破案方式,案件设计。

    人物定位。

    宋慈在更多的时候并不以官员的身份自居,他查案子破案子,既不是因为心系社稷安危,也不是为了报效皇恩,而是出于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人命大如天,真相就是真相。他既不是为民请命的青天大老爷,也不是食君禄分君忧的忠臣能吏,所以他既可以为卖豆腐的杜松洗刷冤屈,也可以把二品高官史文俊救出大牢,他既可以听命调遣去查官银失盗,也可以因为宋皇掩盖真相而辞官归隐。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两部电视剧的主人公。包拯一出场就拯救大宋于严重的外交危机中,他后面破获的案子也大多牵涉国家核心利益,到最后他甚至查出了皇帝的身世以及流落民间靠卖卫生检疫不达标的食物为生的太子,他不是官员,但他使用着官员的资源(破案的时候都有各级政府的支持)做着官员的事情;狄仁杰本就是官员,与其说他是在破案倒不如说

第一百六十一章 总结带来的收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