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8章 凄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
nbsp辽东城这里,四月末的时候已然整军完毕。
nbsp五月初,徐世绩和李年在朝鲜起兵的时候,右武卫大将军,寿阳县公,辽东路行军总管薛万彻下令全军启程北上。
nbsp在头衔上就可以看的出来,朝廷授予了薛万彻统领辽东诸路人马的全权,徐世绩要是来的及时的话,同样要归于薛万彻麾下听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但薛万彻也没指望徐驸马能千里迢迢从朝鲜带兵及时赶到,跟大军主力汇合。
nbsp大军在辽东城中军议之时,他和众将相商,大家一致认为,此战当速战速决,这种用兵策略不在于敌人如何如何,而在于唐军此时的实力。
nbsp有了契丹人供给的战马,连突厥东方汗汗帐也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牛羊来供给唐军征战之用。
nbsp没有了后方的掣肘,后勤又很通畅之下,也就谈不上太多的战略战术了,唯有速战速决而已。
nbsp而此时的唐军当中,可谓良将云集。
nbsp起兵之时,薛万彻令程名振率五千骑为左军,寻相率五千骑为右军,裴行俭率三千骑为前锋。
nbsp左骁卫将军苏定方率三万步卒,以马代步为中军。
nbsp户部侍郎,辽东路行军副总管张公瑾率一万步卒,同样以马代步统筹大军后勤诸事,再加上各部当中的高句丽人,契丹人向导,附从等,近六万大军浩浩荡荡扑向扶余城。
nbsp…………
nbsp扶余城位于粟末水南岸,如果李年足够执着的话,他完全可以沿着粟末水杀到扶余城北边,堵死阿史那多闻北逃之路。
nbsp可实际上这并无多少操作空间,路途太远不说,路上也多人迹罕至之处,粟末水支流很多,一场大雨下来,也许路就得断上十天半月的,不具可行性。
nbsp粟末水在扶余城西北方向和源自大鲜卑山的难水汇合,然后一个急转弯向东北方向奔腾而出,一直汇入黑水,直至入海。
nbsp从扶余城过粟末水就是大鲜卑山余脉,翻山而过,则是夹在大鲜卑山,东林山(小兴安岭),太白山余脉之间的一块盆地,也就是后来人命名的松嫩平原,现如今正是粟末靺鞨游牧栖息之地。
nbsp而在西北方向,则是室韦人世代繁衍生息的室韦草原。
nbsp当年扶余人从北方南迁至辽泽北部,受到了中原文明的熏陶,逐渐繁衍壮大,建立扶余城。
nbsp并以此为基,建立了高句丽政权,疆域最小的时候,只余朝鲜半岛北部和临近的辽东东部的太白山沿麓地区。
nbsp疆域最大的时候,则包括了整个辽东和朝鲜半岛,也就是前隋时的高句丽的疆域,主要还是北周北齐相争,北方又有柔然人肆虐,压的两国喘不过气来,于是给了扶余人扩张领土的机会。
nbsp最终在东北方向形成了一个前所未见的能和南北两个大国相对峙的东亚大国。
nbsp如今世事变迁,高句丽已是昨日黄花,属民属地皆为大唐和突厥叛部瓜分殆尽,几年下来,在辽东就没了多少痕迹。
nbsp辽东这个地方就是如此,自古以来,人们在这里来来去去,能站稳脚跟的就没几个,能留下脚印的更是一个都无。
nbsp前汉强悍若斯,却也未能在辽东的雨雪中留下什么痕迹,遑论其他人等了,皆是辽东之过客而已。
nbsp如今中原王朝再次兴旺,草原帝国也渐趋鼎盛,辽东却还是那个辽东,并无多少改变。
nbsp…………
nbsp粟末水南岸的扶余城是一座木城,几百年来,经过几次迁移和重建,曾经算是高句丽的北方重镇。
nbsp是抵御室韦人和粟末靺鞨南下的第一道防线,同样也是高句丽兴起之地,现在则被阿史那多闻率领的突厥人所占据。
nbsp去年室韦人在这里撒欢了一下,给突厥人添了点堵,只不过没几天就被阿史那多闻率军给赶走了。
nbsp突厥人,高句丽人,再加上新罗降俘,契丹,奚部,靺鞨附从,近十万人聚在扶余城左近过冬,整一个种族大联盟。
nbsp辽东的冬天要比漠北可怕的多,一场场大雪下来,酷寒都在其次,有的地方积雪之深,人马一掉下去,就别想再爬出来。
nbsp辽东这个地方山多,河也多,空气湿润,雨雪也就多,有的时候雪能下上几天几夜不止,草原上的雪灾和辽东这里相比,简直就像是玩笑一般。
nbsp寒冬之中,经过一场大战,惨胜如败,牛羊也不凑手的突厥大军在扶余城这里过冬,结果可想而知……
喜欢。
第2008章 凄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