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皮与顿顶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p;nbsp你做一件事,开始的时候一定就要考虑好,考虑结尾怎么办,考虑情况变坏时你怎么才能不失败,不饿死。
nbsp开始吃饭时就要考虑后续饭不够吃的问题,中间米少了可以掺别的东西糊弄肚子,比如多加水煮米茶,米越少则水越多,靠虚假的饱腹感撑着自己别被饿死了。而如果你开始时没考虑这些问题,中间也没补救,就一直把白米饭吃到没米了。等没米了,你再怎么补救也没用,肯定要饿死。
nbsp……………………………………
nbsp嗯,我为什么把这两个劝人节俭省钱的故事给放一块呢?
nbsp因为饺子皮和顿顶省的说法,其实就分别来自于我的姥爷和姥姥,两位没上过学的八十多岁老人。
nbsp我之前只知道饺子皮的故事而不知道顿顶省的说法,倒不是姥姥没告诉我,而是因为我从来没见过我姥姥,在我出生前的许多年前,她就去世了,留姥爷一个人辛苦拉扯一堆孩子长大。
nbsp也就是最近我妈说到这句话,说是我姥姥当年还在人世时说的,我才知道,也在心底为那个在苦难中早早死去的伟大女性构建了愈加立体而鲜活的形象。
nbsp而又是为什么,让这对都没读过书的的农村老夫妇对于同一个道理给出了不同的故事和说法呢?
nbsp我想多半也是环境所致吧。
nbsp姥姥和姥爷都是熬过了六零年的人,当年那时候是真的大面积饿死不知道多少人,甚至姥爷以前同我说过,他那时候听说过易子而食的惨事。
nbsp自家的孩子饿死了,不舍得吃,就和别家换着吃,不然一家都得饿死,也是迫于无奈。
nbsp在那种情况下,如果能找到吃的了,那必定是珍惜无比,算计着每顿只吃一点点,饿不死就好,从顿顶,从第一顿就开始省,不然后面哪顿就要饿死了。
nbsp在我现在看来是比喻的事,在姥姥姥爷年轻时代而言,却大概率只是朴实的平铺直叙罢了。饿死就是指饿死,不指没钱或者事情失败了。
nbsp即便抛开他们年轻时的苦难不论,到了稍晚一点的时候,我妈他们兄弟姊妹七个人,每天光是吃饭都要消耗许多粮食,地里一年又能产多少粮食呢?交了公粮后又能剩多少呢?
nbsp如果不算计着做每一顿饭的话,很可能吃不多久家里就没粮了,孩子真的会饿死,又怎能顿顶不省,又怎能不一生节约过苦日子呢?
nbsp而老辈人这一生的苦难中,又有多少人熬不住,如姥姥一般早早的离开了人世,连哪怕一天的好生活也没过上?
nbsp……………………………………
nbsp圣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nbsp所以苦难是辉煌的前提,越是苦难我们越要赞美,因为那是上天对你的磨砺啊!只要熬住,你就能成大才,担大任。
nbsp我可去你妈的圣人吧!你个死了几千年的狗东西,你问问那些苦难中死去的人,她们乐得这样的磨砺吗?她们想要辉煌吗?她们想要主动冲进苦难里磨砺自己然后成大才担大任吗?
nbsp不,她们不想!她们只想要活下去,只想要孩子活下去!
nbsp苦难不值得歌颂,那是对她们人生的无情嘲讽与否定!
喜欢。
饺子皮与顿顶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