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孩子还是“慢养”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必定吓得哇哇大哭。“儿子,别哭!这点血算不了什么。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如同你感冒了会流鼻涕一般。”“我疼,疼啊!”儿子还在哇哇大叫说明你痛感明显,是好事啊!”我继续开导儿子,“一会儿就不疼了。”我始终微笑着开导儿子。后来,我手上出血时,我坦然的让儿子看:“一点也没事,看,妈妈也疼,但是一会儿就好了。”一次次,儿子慢慢就接受了出血不怕的事实。那次在外面磕破了腿,血流不止,他还很坦然的告诉我没事没事呢。
有时间,家里来了小朋友,儿子总是紧紧的看着自己的玩具或者喜欢的零食,不愿意与他们分享,即使是堂弟堂妹也是如此。此时,我并不急着要孩子要立即学会谦让:“快!把玩具让给弟弟!好孩子不自私!”“好孩子,把好吃的都拿给弟弟妹妹。”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路途上,建立“我的”物权意识是十分可贵的一步,只有先明白什么东西是“我的”,才能开始建立“你的”“她的”分享的概念。是的,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以商量的口气问儿子:“你自己选择,把东西给弟弟妹妹一点。他们是客人。”儿子在犹豫,他在考虑到底该给哪个好。我给他时间,我也明白,儿子必定把自己最不喜欢的给弟弟妹妹。等弟弟妹妹走后,我会继续让儿子做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弟弟妹妹,你到他们家去串门。你是不是希望得到尊重?”儿子故作大方的说无所谓。而在儿子在去弟弟妹妹家,真的也如同自己那样,遭遇到弟弟妹妹的“冷遇”后,心里有了很多的纠结与反思:“妈妈,我是哥哥,我得做好榜样。”再后来,一次次的,儿子慢慢就学会了分享,不再吃独食了。
2、不替孩子做决定
每当带儿子去书店,或者玩具店买东西时,儿子更加磨蹭与纠结,拿起这个,放下那个,怎么也做不了决定。“不着急,慢慢选,我们有时间。”往往这样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就过去了。但是时间虽然是金贵的,但是让孩子学会选择,比什么都重要。常在玩具店,听到年轻的而父母为孩子做决定:“挑这个!那个玩具质量不好,也贵!”“快点,怎么回事?”殊不知,家长这样急着替孩子做决定,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倾注下“不由分说”的爱,会影响孩子自己的表达能力与判断能力,对孩子顺利成长不利。而尊重孩子的选择,才能让孩子逐渐学会选择,并懂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3、允许孩子受欺负
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受欺负、哭泣,总急着想帮孩子解决问题:“在学校受欺负了谁欺负你了?”“你怎么不反击,怎么不打他,真窝囊!”记得那次儿子被同学从花池上推下,一下子扭伤了腿,接着被同学搀扶回家的时候,我心里痛极了。我没有大声呵斥儿子,问他为何上花池?问他为何被同学推下。而是首先第一时间查看孩子的伤情,认同孩子的感觉,“疼吧?一定很疼吧?如果疼,就放声哭一哭吧!这样会好受一些。”儿子听了我的话,见我没有责备他,小嘴一撇,果然就哭了起来。而哭过之后,他竟然又哈哈大笑了,说没事,然后朋友般的与我讲述了事情的整个来龙去脉。
在此事上,我一点也没责备儿子,而是让孩子体验自己的情绪,帮助他慢慢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如果盲目猜测与下结论,孩子养成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等别人来猜,猜不到就委屈的性格。
4、支持孩子的兴趣与梦想
在儿子尝试过电子琴(半年)、书法(两年)、绘画(三年)之后,他又喜欢上了学习象棋。尽管每学一个兴趣班学习之前,儿子都信誓旦旦的向我保证,一定好好学。但是三分钟的热度,过后这话,他就忘了。而学着学着,也倦了,再没了兴趣。在儿子放弃的时候,我并没有责备他,只是笑笑,喜欢好,不喜欢也好。但是如果真的喜欢上了某某,妈妈一定会支持你的。
所以在儿子报上象棋班后,我看他恨不得逮到谁就和谁下象棋的一如既往的痴迷样子,我知道他这次是真的喜欢上了象棋。我于是鼓励他,肯定他,并怂恿家人,——他的爷爷、姥爷、伯伯等人,与儿子一起在楚河汉界上厮杀。开始儿子下不好,还哭鼻子。我总是戏谑着闹他:谁天生也不是天才,但是只有努力去做,就有收获。儿子还是说,可是自己总是输。我告诉他输赢是兵家常事,输了怕什么?后来随着儿子的棋艺有所提升,他下棋的劲头更足了。还常拿出棋谱自己对弈,琢磨残局。
后来,我有意把儿子的一些兴趣转移到阅读写作上来。我陪他慢慢读儿子痴迷的漫画书,带他买漫画书时,也推荐他买几本故事类书,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也建议他看一些动物世界、百家讲坛、走遍中国等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屏道。在儿子尝试写作的过程中,我一般不给他修改。我知道儿子需要慢慢成长。因为被人工添加剂催熟的果蔬,样子好看,却缺乏真正的营养与口味。等我把他青涩的文字投递出去,一周,一个月,半年都没有好消息。我总是淡淡的告诉儿子:不着急,就权作练笔。写着写着就有收获了。儿子也笑笑说不着急,但是我能看得出他的无奈与怅然。我于是现身说法,告诉他,妈妈在投稿时,也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才有东西发表的,希望他也能慢慢来。终于儿子被发表的喜悦击中了,而且还收获颇丰。我想,这就是儿子坚持与慢慢成长的妙处吧!
《慢养》中的二儿子立国基本可以算个“问题少年”:成绩平庸落后,差点点着邻居的汽车,在超市里顺东西被抓住。面对这样难以管教的孩子,黑幼龙并没有施以高压棍棒,或干脆听之任之。他循序渐进的教导孩子,让孩子明白,即使孩子犯错,只要改过,爸妈对他的爱永不改变或减少。事实证明,这样的无功利性的慢养教育是成功的,长大后的立国,成为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那一年,他才只有29岁。
因此,我们要尊重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以支持与包容的心态陪伴孩子慢慢长大。
第124章孩子还是“慢养”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