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唐朝当国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九章 垂暮李世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贞观二十二年,最盛产的就是离别了,很多的人离去甚至是死去。但是,对于殷元来说,他自己还能够活着,已经是很不易的事情了,所以很多时候,他都会感觉到无从感伤。

    八月中,兰陵公主告诉他,长乐公主快不行了,虽然她还很年轻,但是天底下的事情有时候就是很残酷的。

    殷元要见见她并且必须见见她,所以他去了。

    长乐公主的记忆开始有些混乱了,她已经忘记了为什么心里一直会有一些意难平,当年的事情,殷元到底有没有回答自己,也已经模糊了。

    见到殷元,长乐公主已经不知道为什么紧张了,也并不脸红,而是真诚的向殷元道:“对不起。”

    殷元道:“公主从未有过什么对不起殷某的事情,虽九死一生,也都是咎由自取罢了。”

    长乐公主道:“回来了就好,你看起来还是那么年轻,我好像已经风烛残年了。”

    殷元道:“公主风华正茂,何来风烛残年一讲。”

    长乐公主惨然一笑,问道:“你出京游历,可有什么新鲜的事情?”

    于是,殷元说起了自己在蜀中和其他地方的所见所闻,还有一些塞在的风情,西域的乐曲。一桩桩一件件,听得长乐公主无比的欢畅。自始至终,殷元没有问她的病怎么样,长乐也没有问殷元将来的打算。就像无数次他们俩的谈话一样,不用顾虑没有下一次了。

    直到殷元走的时候,长乐公主才道:“怀素,此生悔生宫阙,来世愿见青山。你且,好自珍重。”

    这话,已经算是诀别了,果然在不久之后,长乐公主撒手人寰,留下了一个遗憾。

    长乐,是大唐的长乐。殷元一直这样认为,所以长乐的一生并没有太多的欢乐。

    至此,大唐贞观进入了他的垂暮之年。但是垂暮之年的李世民,依然是那个钢铁手腕的政治家,满怀壮烈的勇士。所以,他很想在他有生之年解决所有大唐的敌人,继而给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清平盛世。但是,他已经没有这份心力了。

    房玄龄临死之前还在劝谏他不要大动干戈,让大唐休养生息,而且大唐如今国力之强,已经没有任何周边的国家能够抗衡。高句丽和西突厥都已经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现在只要大唐不自己侵犯别人,就没有人能够在大唐面前玩的动刀。

    李世民和殷元的关系缓和是在贞观二十三年,殷元拿着两年没有结清的钱,送进了皇宫里。李世民觉得自己没脸接受殷元的钱,所以在当时听说殷元去世之后,便将自己所占的股份,尽数归还殷家。但是现在,殷元又送了回来。

    李世民看着账本上的数目,还有这个人明明在长安自己却一年只看到了不到十次的殷元,叹了口气道:“朕,有何脸面去收下你的钱呢!”

    殷元道:“天下的东西不都是陛下的么,吴王的东西,您不仅收了,而且还分了。现在,吴王龟缩在穷乡僻壤,您不也下得去手吗?”

    李世民道:“你不要着急说我,你自己应该知道,就算是吴王不会成为太子的心腹大患,也终究无法被容忍。我不对他动手,以后就会有人对他动刀。”

    殷元道:“所以,您可以动手,就是不能对犯错的人动刀么?一切,不都是您的默许么!”

    李世民道:“不错,可这是我能够想到的,唯一的办法了。”

    殷元道:“那从此您不用再忧虑了,吴王已经准备,离开大唐了。”

第八百六十九章 垂暮李世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