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扰乱市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四个国公的阵容,很明显足够强大,但是不太对等,因为殷元在他们这里明显属于是晚辈,所以吆喝的就他一个人。
老人待在一起,总是喜欢缅怀一下过去的事情,这类的事情殷元完全是插不上嘴,只能听几个人在那里说,自己做好服务工作。以至于结束之后,殷元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再和老东西们一起吃喝玩乐了。因为,基本上没什么乐子,而且还容易看到他们潸然泪下。
大唐贞观之治只是盛世的开端,但是李世民这个君主却是巅峰。隋末之乱的烂摊子,收拾起来并不容易,人口恢复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生产力长期底下,而且灾难也总是不期而至。
李世民心目中,自己的贞观之治,在无数人的歌功颂德之下已经无懈可击,可是人总是想追求点更好的。所以,他对殷元是寄予厚望。
当年的世家也算是浩浩荡荡的对付殷元了,但是在技术革新带来难以逆转的改变之后,他们的反抗实在是有点苍白无力。
殷元如今作为司农卿,对于土地兼并同样觉得很发愁。他认为土地兼并制造了很多没有田地的穷人,但是唐代在均田制之下,还算是比较好的。
殷元让人重新统计了天下的耕地到底有多少,都种了些什么,有什么地方是可以垦荒的地方。他觉得这个一定会有,不然的话,隋朝是如何做到养活那么多的人,并且能够存下这么多的粮食呢!
殷元曾经在代州,指示张弼干过一件大事,就是垦荒,而且是利用商人的资金来支持垦荒。由于张弼的大力监管,所以这件事一直没有出任何的岔子,而且效果很好。
代州是个边疆地方,百姓胡汉混居,而且牧民和耕农层次不齐,但是由于战乱之后的大唐相对比较安定,所以代州有了很多可以招募的人力,但是在其它地方可就没这么好办了。
人力短时间无法取得比较大的突破之后,只能选择想办法把效率提高了,所以,殷元很快就联合了工部,在兴建水利和灌溉工程上面,在全国做出个统一的规划来,然后成片、大规模的实施。
这也就是现在大唐还算是经济比较好,不然的话他就算没有被李世民教训,也容易被李大亮抽两巴掌。毕竟,大规模的灌溉工程,那是一件耗资巨大、耗费人力也巨大的事情。
饶是如此,李大亮依然不同意胡来,因为引水工程从来就不是什么小事,前隋毁于运河,大唐可不能再来一次。
殷元考虑到确实不好干这种事,所以计划并不是很大,顶多就是在全国重点的产粮区干一些灌溉工程,用来抵御旱涝灾害。这么做的原因是,殷元发现大唐的农业抵抗天灾的能力很弱,所以说,兴修水利永远是一个比较稳定而且能够显著提升生产力的手段。
殷元在淘汰落后生产力方面,也正在加快自己的脚步。因为钢铁产量大幅度提升,而且优质的钢铁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殷元开始大量的制造先进的农具。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钱财去购买这样的农具,但是殷元不能制造出来就这么放着呀。尽管,殷元可以大幅度的降价,但是这种扰乱市场的行为明显是不理智的。
为了能够将农具弄到农民的手里去,殷元想了很多种办法,包括购买农具补助、减轻赋税、分期偿债等办法。但是最后还是觉得,给他们一些补助可能是花费最小、最可行的事情,毕竟赋税是不能随便乱动的,分期偿债在这么信誉体系基本没有的年代很显然就是一件极端不靠谱的事情。
为此,殷元还得想办法筹资。李世民现在很抠门,显然这位君王的心目中,还有更大的用钱的地方,那就是去征战。
第八百四十四章 扰乱市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