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唐朝当国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三章 令人看不穿的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做人,有时候你深以为然的事情其实并不像想象的一样,至少有很多事情会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崔世济来到长安至今,都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其实想要指挥,完全是没有必要跑到长安来的。这次的战场是天下,根本就不是长安一个地方。

    崔世济之所以来,是想离自己的对手更近一些,除了在刀兵相见的战场之外,其他的地方更容易看得见一个人的人品,一个人性格和行事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弱点和优点。

    但是来了这么久了,崔世济还是没有得到任何的答案,看不穿殷元是个什么样的人,更不知道他到底想要点什么。这世上的人,总归是要图点什么吧,就算是最公正廉明,不图权利财富的人,也有可能是图谋名声。所以,什么都不图的人,是最无解的人。

    崔世济从来没有把殷元当成是一个无解的人,毕竟一个大肆做生意,聚拢天下财富的人,和无欲无求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毫无关联。

    但是现在随着事情事情的发展,崔世济越来越看不明白了,如果真的图钱,那就没有必要在和世家的初轮价格战之后保持低价销售,这样所获得利润非常有限,而且恐怕天底下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价格造出来的。

    要说殷元图权力的话,倒是能够解释殷元将印刷的技术拱手送给少府监,可是如果是这样,他有何必劳心费神的去印刷那么多书,动用自己的人脉去销售呢!严格封锁,成为唯一,才是取权之道。所以,这一条好像又不适用。

    最后更不可能的是殷元图名,但是不靠近京城的人很难想象,殷元是如何的声名狼藉。因为殷元在京城的生意,几乎是上上下下从所有人身上挣了钱,而且从来不给一些达官贵人面子,钱送上门来照样挣,而且还绝不会打折。

    天下间说话响亮的人是很有限的,而这些人几乎都是书生。大凡是想有点美名的贵族都会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善待求生,礼贤下士。但是很显然殷元从来没干过这种事情,他有时候也会重用自己认为了用的人,但是好像迄今为止,他举荐过的人,还没有一个。

    所以,崔世济很不能理解殷元这个人,甚至认为这个人可能就是个胸无大志的顽劣之徒,但是很显然这种说法扔在大解上相信的人都不会很多。

    这一回的惨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等人和殷元之间相差的是技术的鸿沟,在战略上并没有太大的偏差。

    很多人因为暂时的失败而感到恐惧,突然之间感觉整个大唐王朝似乎都要抛弃他们这些世家了。但是崔世济完全没有相信这种说法,毕竟这天下还没有落到寒门士子的手里,高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他还是个关陇门阀出身,没有人对自己下刀子,就算是有,那也是一个极其痛苦的事情。

    天下间的门阀势力盘根错节,要想连根拔起无异于是痴人说梦,就算是李世民决心很大,殷元这把剑也很锋利,也没有必要惶惶不可终日。

    要把天下人安抚好,统治者还是要用世家的,如果不用,他的天下就是一个没有臣子的天下,一个空壳罢了。这一点相信李世民和殷元都很清楚。这是一个大治之世,刀兵能够解决的事情并不多,不然的话世家多少人都不够他们杀的。但是如果用杀这种方式的话,到时候又是一场天下大乱,之后的江山在谁的手里,那实在是很难说。

    崔世济久在长安,这小子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殷元的耳朵里,殷元只是报之以一笑罢了,而李世民,却心里有很多的不满。毕竟,一个征召不来的人,跑到长安来图谋,这种事情就像兔子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摆着。

    君王的忍耐性一向很差,这一点殷元有切实的体会。因为他本来好端端的在工地,结果就被李世民见了去,然后听李世民吐了一大堆的苦水,最后君臣二人依然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

    倒是有一件事颇为有趣,那就是李世民暗示殷元,那天在殷府的刺客,根本就不是冲着李世民和李治去的,相反应该是冲着殷元。只不过,进去之后谁也没想到殷家居然戒备森严,而且他们见到的情况好像是,没有人管殷元,只是一个劲的护着李世民。几个人根本就没见过殷元,只知道他是个年轻人,而且是个威名赫赫的将军。结果,他们看到李世民和李君羡的时候,只知道不杀死的就是他们。倒是没想到,殷元一出现的时候,又喊“晋王”,吓得他们一时没了主意,逃跑有没有机会,只能被殷元一个个的虐菜了。

    对于这种事情殷元感到特别多厌倦,有种出来明刀明枪的呀,没种就自己好好的躲起来当你的缩头乌龟去。派这种货色来刺杀自己,到底是看不起谁呢!

第八百一十三章 令人看不穿的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