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唐朝当国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五章 准备炼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身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殷令威点了点头道:“哦,高论啊!”

    殷元笑了笑,喝了一口汤站起来道:“吃完了就回去吧,我走了。在这里呆着是你自己选择的,可是以后你绝不可能永远呆在这里,你的麻烦也不会只是这点书本的事情。所以,越长越大,麻烦就越多了。”

    殷令威就像是数年前的殷元,但是又和殷元的区别不小。有时候殷元很喜欢这个有担当而且学识渊博的家伙,有时候却也觉得,他身上有一股读书人的刻板,可能从小就有了。

    殷元倒是不刻板,就是在大唐太扎眼了一些,所以总是显得那么在孤绝和随波逐流之间来回的折腾。

    可是人要是不折腾,还能做些什么呢!

    所以,殷元请来了几个能人,几个据说是很会烧木炭的人,准备炼焦。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太大了,但是因为殷家什么人都有,就是没有人特别懂得烧炭,所以只能找了一些来。

    殷元的煤矿已经开始大量开采了,质量不错,所以殷元想赶紧搞出点焦炭来,到时候自己就能够做更多的事情了。

    这个事情必须受重视,所以他就特意把王庸和蒋文清身上别的担子都放了下来,准备大干一场。

    虽然殷元是有个女学生的,但是明显术业有专攻,王小蕙对于整天挖煤炭这种事情明显很不感冒。

    殷元把煤炭堆在了工坊后面的空地上,开始慢慢的做准备,说好之后让别人去做就好了,他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用来挥霍。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的眼睛好似盯住了国子监,听说是想扩建校舍,支持国子监大大的发展。

    世家的人很清楚,少府监和殷元已经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这个时候李世民从国子监下手,对他们来说也算是雪上加霜了。

    国子监里面到底有没有豪门学子,这个事情不用说,大部分人出身都还是很不错的。殷元都把弟弟弄进去谋个出身,何况是长安这么多的官宦人家,总会有合适的子弟的。

    殷元的确是有过开办学校的念头的,但是如果让他开创学校,一定会弄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样子,对这个年代来说,可以说是不伦不类了。所以,他还是按下没有做,但是工坊里的工人子弟,他一直记在心里的。虽然能力有限,但是还是要尽心尽力的。

    所以,殷元准备让人去给自己找一些通晓经义的老师来,族学里头的主意,肯定是打不成了。看得上教这么一些大字不识的人,也就是一些穷书生了。

    李世民好像什么事情都能想到殷元,他记得殷元有一个“医学院”,而且建设的很漂亮,让人很难忘的样子。而且,那里的学风好像还好,只是有点浪费,学的不是经义,反而是医学。

    扩建校舍,李世民也想过让殷元帮着建楼,但是殷元好像已经身兼数职了,再让他去忙,是不是有点拿人不当人使唤的意思呢!

    考虑再三,李世民决定派出李治,让李治去看看殷元到底忙不忙,能不能抽个功夫把这事给办了。

    殷元当然不知道李世民在算计自己,看到李治来家里,还是很高兴的。

    殷元总是亲手给学生一堆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去学,不解的时候可以解惑,但是全程的讲解是很难有的。可以看得出来,殷元确实不是个合格的老师。

第七百六十五章 准备炼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