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唐朝当国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一章 颁发政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果对张弼来说不太能够接受。因为事情的确和殷元说的一样,一旦商路对大唐的安定产生影响,那朝廷会第一时间重新去平衡通商事务的得失。也对于殷元和李恪即将展开的事情十分不利。

    队伍张弼来说,镇守国土该做的事情只有两件事,就是让百姓吃饱,让军队强大。只要能够做到这两家是就行了,而要让百姓吃饱,张弼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百姓更多的去种地,更多的产粮食。其实不仅仅是张弼,大唐的很多臣子都是这样的。一个梦劝课农桑,使百姓吃饱的官员,就是治世之能臣。至于商业,从商人地位不高这件事上就可见一斑。

    张弼和殷元从代州市上走过,殷元停在一个卖酒的老突厥人面前,看了看那人道:“会说汉话吗?”

    那突厥人道:“会的,要是不会,怎么出来做生意。”

    殷元点了点头,然后向张弼道:“汉人的话,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会的。如今,代州各族复杂,要在代州发现通商,各族人都应该有。因为他们能够在草原上卖出去更多的货物,如果到了汉人手里再倒手的话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东西会越来越贵,商业发展很难繁荣起来。”

    张弼不理解殷元的想法,让唐人挣钱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这也是这次通商的目的。难道,殷元要让汉人无钱可赚,反而让其他民族的人得到实惠么!

    殷元不认为突厥人就一定应该被打压,他们也有平民,而且战争的发生,有时候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想别人的对错。

    突厥人好战,是因为他们只能依靠草原而生,而草原上的物资本来就是比较匮乏的。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资,他们选择了掠夺,事实证明,他们总是以为掠夺是最直接而且最快的办法。可是归根结底,如果没有个人野心的引领,很多人都还是爱好和平的。如果通商能够给他们带来他们需要的东西而不需要去掠夺,想来很多人都不会拒绝。

    殷元的想法和张弼不一样,他愿意看到大唐子民和周边的人和平共处。况且就算是不能达到消弭战争的目的,两国之间的贸易中,吃亏的未必就是大唐。只需要手段玩的好,贸易差就能使邻近的国家变穷。毕竟大唐国土辽阔,国家昌盛的确不是他们能够比得上的。而且,大唐的物产之丰富,也不是他们能够比得上的。

    殷元买了一些奶酒准备回去尝尝,看了看张弼沉思的样子道:“回去之后就别吃晚饭了,跟我走,今晚我们品尝奶酒,吃一些可口的东西,可不要每天都跟你似的,有肉就是盛宴,没肉就是粗茶淡饭。”

    张弼道:“本来就应该这样啊!”

    殷元笑道:“你们这些人全然不懂的粗粮细作的道理,其实素菜粗粮,只要精心烹调,有时候比你干啃一条羊腿更有滋味。”

    张弼明显不相信殷元的说法,但是还是礼貌的点了点头。

    殷元用促狭的眼睛瞥了他一眼道:“你好像根本就没有相信我,你可知道长安的时候,就连向来无肉不欢的李大亮将军,都会痴迷于我食舍菜蔬的味道。”

    张弼更加不愿意相信,因为他了解李大亮。关于吃李大亮哪有什么品味,通常就是只要油水够大,那就是人间美味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 颁发政令[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