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唐朝当国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梅花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敬了好几杯。

    苏纨不负女校书之名,一曲琵琶罢,震惊四座,就连殷元也为她惊叹。

    李恪道:“怎么样,我请了她来,怀素觉得是否值得?”

    殷元点头道:“好曲,好曲。丝竹乱耳,世人常引以为妙,殊不知琵琶一曲,已不需任何乐器作配。仲尼三月不知肉味,大抵便是如此了吧!”

    苏纨站起来行礼道:“不敢当,郧国公谬赞了。”

    似乎是为了对得起殷元的夸赞,苏纨坐下来又奏一曲,听得众人纷纷惊叹。

    曲罢,李恪看着殷元道:“怀素擅乐否?”

    殷元摇头笑道:“懂一些粗浅的皮毛,琵琶技艺乃是经年累月苦练之功,我却差之千里。”

    李恪笑道:“懂就是懂,何须自谦。苏校书,借琵琶与怀素一用,如何?”

    苏纨将琵琶递了过来,音乐却没有接过来,而是向苏纨道:“敢问,苏校书这里,可有横笛,借来一用。”

    苏纨命人送来了一根竹笛,看起来十分光滑,似乎是一件旧物。

    殷元没有多想,将笛子放在唇边,开始吹奏一曲梅花三弄。

    其实殷元哪里懂唐朝的曲谱,就算是拿了曲谱在他的眼前他也一样吹奏不出来。但是梅花三弄本来是一首古曲,而且流传甚广。这个时候,笛曲梅花落在市井之间广为流传,殷元就算是吹奏出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震动。

    殷元吹笛的技艺并不算太好,但他这个人胜在很多东西都懂,而且喜欢钻研。

    一首梅花落吹的十分的顺畅,听起来也宛转悠扬,听的人也很叹服。他们也许听过更好听的梅花落,但是殷元这样一个人吹出来,就让他们顿时觉得,好像殷元事事都要压别人一头。这种感觉大概是,你羡慕人家的的某种才华,结果发现人家还有很多你没有的本事。

    李恪率先抚掌笑道:“好,好一首梅花落。怀素果然是才华盖世,这长安的才气,莫非都被你怀素一个人拿走了么!”

    殷元道:“蜀王谬赞了,臣只是时常自娱自乐罢了。”

    苏纨道:“郧国公的这首梅花落和当世流传的可并不同,不知此曲是何人所授?”

    殷元心道:“差点忘了,今天这里还有一位行家呢!”

    殷元笑道:“有一年春天,我还年幼,记得那时在庄子中玩耍,偶遇一位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吹的一手好笛,尤其是擅长梅花落。当时我也是见猎心奇,所以向他学习了这首梅花落。据老先生说,这应该是他自己改的。”

    说完,将笛子还给了苏纨,立刻转移话题道:“苏校书的关中话说得果真是极好,但是你应该是江南人士吧?”

    苏纨一愣道:“郧国公如何得知?”

    殷元道:“北方之笛万马奔腾,南方之笛小桥流水,故南方多用苦竹,北方多用紫竹。而你的笛是一件旧物,方才我还看到上面刻有蕉燕二字,我想,芭蕉乃江南风物,所以才敢大胆推测。”

    苏纨点了点头,神色带着一种莫名的欣喜道:“郧国公所说不错,我的确是江南人,早年随家父至长安,后来……。”

    大概是因为后面的遭遇不太好,苏纨说到这里就不说了,声音也黯然了。

    殷元笑道:“江南和风细雨,果然是出美人的好地方啊!”

    大家好像都感受到了气氛不对,一个个热烈了起来。大唐人诸多善意,这是一个不错的时代。

第六十七章 梅花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