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子夜异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夺舍融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此后数日,柳青源与体内残魂维持着一种微妙平衡。玄真子不再试图夺舍,反而时常指点他学问功课。柳青源发现这老道虽心术不正,却确实博古通今,尤其精通医卜星相。

    nbsp渐渐地,柳青源学会与残魂共存,甚至能从其记忆中获取知识。然而好景不长,一月后的满月之夜,异变突生。

    nbsp是夜柳青源正在酣睡,忽被剧痛惊醒。只觉体内仿佛有两股力量在搏斗,玄真子的残魂突然暴起发难,试图完全掌控身体。

    nbsp“抱歉了小子,月圆之夜阴气最盛,是老夫最后机会!”玄真子的声音变得狰狞。

    nbsp柳青源奋力抵抗,但这次对方的力量远超预期。他感到自己的意识正被挤压到角落,身体控制权逐渐丧失。

    nbsp危急关头,柳青源忽然想起玄真子记忆中的一种秘术——以血为媒,画定魂符于胸腹,可固守魂魄。他拼命夺回右手控制权,咬破指尖,依照记忆在胸前画下一个复杂符咒。

    nbsp符成刹那,红光一闪,玄真子的惨叫声在他脑中回荡:“不!你从何处学得此法?”

    nbsp“从你的记忆里。”柳青源喘息着回答,“多谢‘指点。”

    nbsp经此一役,玄真子残魂彻底衰弱,再也无力反抗。柳青源却忧心忡忡——这残魂如附骨之蛆,难以祛除,长此以往,恐被其同化。

    nbsp次日,柳青源遍查古籍,寻找祛除残魂之法,却一无所获。无奈之下,他试着与玄真子沟通:“道长既已失败,何不自行散去,强留世间有何意义?”

    nbsp玄真子沉默良久,方道:“少年人,你可知追求长生者最怕什么?不是天劫,不是魔障,而是寂灭。老夫宁为残魂,也不愿归虚无。”

    nbsp“但你强留我体内,终有一日我会被你侵蚀同化。”

    nbsp“或许...有另一种可能。”玄真子语气忽然转变,“老夫可传你毕生所学,助你科场夺魁,仕途通达。待你阳寿将尽时,再寻传人,如此生生不息,岂不两全其美?”

    nbsp柳青源勃然大怒:“荒谬!我岂能与你同流合污,祸害他人?”

    nbsp“何必说得这般难听?这是传承,非祸害。”玄真子循循善诱,“你寒窗苦读为的什么?不就是功名利禄?有老夫相助,状元及第如探囊取物。”

    nbsp柳青源冷笑:“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岂能为功名做此等邪祟之事!”说罢不再理会脑中声音。

    nbsp几经打听,柳青源得知百里外青云观有位清风道长精通此类事务,便告别父母,前往求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清风道长须发皆白,仙风道骨。听罢柳青源叙述,他闭目沉吟良久,方道:“魂魄夺舍,乃逆天而行。施主体内残魂虽弱,却已与你魂魄交织,强行祛除恐伤及根本。”

    nbsp柳青源心急如焚:“难道别无他法?”

    nbsp“倒有一法可试,但凶险异常。”道长缓缓道,“需设阵引天雷入体,涤荡魂魄。成功则可净化残魂,失败则...形神俱灭。”

    nbsp柳青源毫不犹豫:“但求一试!”

    nbsp是夜,青云观后院设起法坛。七星阵中,柳青源盘膝而坐。清风道长步罡踏斗,念咒焚符。霎时间风云变色,电闪雷鸣。

    nbsp“最后问施主一次,现在反悔还来得及。”道长郑重告诫。

    nbsp柳青源摇头:“请道长施法。”

    nbsp道长点头,桃木剑指天引雷。一道电光直劈而下,贯入柳青源顶门。他顿时浑身剧震,只觉烈火焚身,痛不欲生。脑中玄真子的残魂发出凄厉哀嚎,与他的意识激烈冲撞。

    nbsp就在柳青源觉得自己快要形神俱灭时,剧痛突然消退。他感到体内某种污秽之物被涤荡干净,浑身前所未有的轻松。

    nbsp清风道长扶起虚弱的他,微笑道:“恭喜施主,残魂已除。”

    nbsp然而归家途中,柳青源渐渐发觉不对。某日他途经市集,见一老妇摆摊卖画,竟能一眼辨出其中一幅是明代真迹,价值不菲——这鉴赏知识分明来自玄真子。

    nbsp当晚梦中,他更清晰地见到玄真子的一生:少年学道,中年炼丹,晚年痴迷长生...醒来后,大量道术知识留存脑中,仿佛与生俱来。

    nbsp柳青源惊觉:天雷并未祛除玄真子残魂,而是将其打散后融入自己魂魄!如今他已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意识,哪些是玄真子的记忆。

    nbsp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开始对炼丹长生产生兴趣,甚至不由自主地搜集相关典籍——这分明是玄真子的执念!

    nbsp柳青源再次造访青云观。清风道长听罢苦笑:“看来贫道低估了那残魂的执念。如今天人合一,再难分离。施主唯有坚守本心,勿被外来执念所控。”

    nbsp时光荏苒,三年转瞬即逝。柳青源再次赴考,果然高中解元。榜发之日,他却无喜悦之情,因他心知肚明——中举全靠脑中玄真子的学识。

    nbsp此时的柳青源已是江宁府有名的才子,却鲜少人知他暗地里研究丹道之术。玄真子的记忆如毒瘾般侵蚀着他,对长生的渴望日益强烈。

    nbsp某日,柳青源在古籍中发现一种“融魂丹”的配方,声称服之可融合异魂,获取其全部知识与能力。但需以童男童女心血为引,邪异非常。

    nbsp“不可!此乃邪术!”柳青源本能地抗拒。

    nbsp脑中却响起熟悉的声音:“为何不可?你我早已不分彼此,练就此丹,方可完全融合。难道你不想充分发挥这身才华吗?”

    nbsp柳青源冷汗涔涔:“你...你不是被涤净了吗?”

    nbsp声音轻笑:“老夫即是你,你即是老夫。何分彼此?”

    nbsp柳青源惊恐地发现,这声音并非来自外部,而是从自己意识深处发出——玄真子并未消失,而是成为了他的一部分!

    nbsp当晚,柳青源站在炼丹炉前,手中握着那页记载融魂丹配方的残卷,内心天人交战。一边是道德良知,另一边是长生诱惑与无尽知识。

    nbsp最后,他长叹一声,将残卷投入炉火。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仿佛刚经历一场恶斗。

    nbsp“可惜了。”他对自己说,不知是惋惜失去的机会,还是庆幸抵住了诱惑。

    nbsp自此,柳青源放弃科举仕途,隐居山林,专心研究医学丹道——但立誓只炼益人之丹,不触邪术。他运用玄真子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医理,救死扶伤,渐成一方名医。

    nbsp然而每年月圆之夜,他仍会感受到体内那股对长生的渴望躁动不安。这时他便独坐山顶,对月抚琴,以音乐平复心魔。

    nbsp“人与魔,只在一念之间。”他在日记中写道,“今日克己,明日或又动摇。此生恐与心魔共存,唯有日日自省,方能不负初心。”

    nbsp六十岁那年,柳青源预感大限将至。他唤来弟子,交代后事:“我死后,勿停灵超过三日,立即火化,骨灰撒入大江。”

    nbsp弟子不解:“师父,这不合礼制...”

    nbsp柳青源摇头:“照做便是,否则恐生变故。”他心知自己体内仍有玄真子残念,唯恐死后魂魄不散,贻害后人。

    nbsp三日后,柳青源安然离世。弟子遵嘱速办后事。火化时,据说炉中传出阵阵异香,有青烟直上云霄,久久不散。

    nbsp骨灰撒入江中那夜,有渔夫见江心月影中似有两道人影相对作揖,继而合二为一,随波消散。

    nbsp此后江宁一带常有传说:月明之夜,江上会出现一位白衣书生,为迷途舟子指引方向,而后悄然消失于烟波之中。

    nbsp人称:白衣舟师。

    nbsp而柳青源生前居住的草庐中,后人整理出大量医书丹方,皆署名“青源子”。序言中有一句话:

    nbsp“身可夺,心不可夺。魂可融,志不可移。与魔同宿六十载,终知魔在我心,我在魔心。克己复礼,方是真人。”

    喜欢。

第152章 夺舍融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