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反其道而行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秀决定:
nbsp与更始皇帝刘玄决裂,开启夺取天下之路。
nbsp当时,尽管河北初定,可是仍有大部分城池没有汉军驻守。nbsp特别是,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流民遍野,易子而食,乱匪四起。
nbsp现在的河北军阀,铜马军一家独大。
nbsp铜马军主要,由九支势力较为强大的,农民军组成。
nbsp分别是:东山贼帅荒秃、上淮况;大肜渠贼帅樊重;尤来渠贼帅樊崇;五校贼帅高扈;檀乡贼帅董次仲;五楼贼帅张文;富平贼帅徐少;获索贼帅古师郎等。
nbsp这里的贼帅是《后汉书》里的记载,也是原话。
nbsp这是正史,就是站在皇帝的角度,把农民起义军称之为”贼”,贼帅,就是贼人的元帅,统领之意。
nbsp九支农民军,九位统帅,相对独立,却相互支持。
nbsp看似混乱,不堪一击的流民而已。
nbsp刘秀看完铜马军的情况汇报,很高兴,完全没有把这一支杂牌队伍放在眼里。
nbsp“主公,铜马军虽然表面看起来散乱,但是战斗力却不容小觑。”
nbsp冯异和刘秀的看法完全不一样。
nbsp“嗨!算命先生王郎,假天子之名,拥有百万军队都被我们消灭了,铜马军又算得了什么?”
nbsp刘秀很不以为然。
nbsp冯异不语。
nbsp但是,现在的刘秀有骄傲的资本:
nbsp河北三王事情了结之后,河北境内,他就是天经地义的老大,兵强马壮,将帅如云。
nbsp在刘秀看来,区区铜马军,一支农民武装不足为虑。因此,刘秀根本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nbsp“明公,对付铜马军邓禹一人足可。”
nbsp冯异在平定三王之后,战功显赫,其光环早已经覆盖了白袍小将邓禹。
nbsp“老同学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
nbsp刘秀明白邓禹的心思。
nbsp“那还用明说吗?明公,我来河北就是为您效力的,眼下,三王既灭,就把对付铜马军的重任交给我吧。”
nbsp有人为自己出力流汗,是好事儿。
nbsp刘秀当然很高兴。
nbsp而且,自从邓禹来到河北之后,一直战绩平平,没有立下什么赫赫战功。
nbsp邓禹需要一场巨大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nbsp刘秀也需要借此,塑造邓禹的,伟岸形象。
nbsp既然两人不谋而合,
nbsp刘秀就力排众议,拜邓禹为大将军,带领十万精兵,前去剿灭铜马军。
nbsp邓禹踌躇满志,率领部队直逼铜马军势力最强大的,东山上淮况部。
nbsp俗话说,柿子要捡软的捏。
nbsp可是,邓禹偏要依仗着自己高强的武功,出色的作战能力,非要反其道而行之。
nbsp东山地形复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
nbsp由于铜马军是农民组成的,既要从事农业生产,还要兼顾军事活动,所以据点遍布城乡,全民皆兵是其最大的特点。
nbsp大小村庄都是据点。
nbsp战时是士兵,平时是农民。
nbsp这样的军队,战斗力不强大,是不可能的。
nbsp然而,邓禹不这样想。
nbsp他的军队无视一切敌人,浩浩荡荡地向前开进,既不侦探敌情,也不遮遮掩掩,搞个阴谋诡计什么的。
nbsp夕阳如血,将三万汉军的旌旗染成暗红。
nbsp邓禹身披银甲,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东山,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他身后,三万精兵列阵整齐,刀枪如林,盔甲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nbsp进入东山铜马军的地盘后,一直都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抵抗,偶有几个、几十个农民模样的人,远远地看上一眼,就走了,没有一个人敢走上前来,问询,或者阻挠。
nbsp邓禹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nbsp大军沿着山间小道前进。
nbsp两边的山丘越
第67章 反其道而行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