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伦逆天改命称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准备北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sp“我自有我的道理。”王伦没有解释——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来的。“诸位想想,若金国占了幽云十六州,铁骑三日便可到黄河。到那时,我梁国腹背受敌,北有金戈铁马,南有大宋残兵,岂能自保?”

    nbsp萧嘉穗忽然上前一步:“王上的意思,是要趁辽金混战,先取幽云,卡住燕山关口?”

    nbsp“正是。”王伦点头,“与其等他们打过来,不如主动北上。一则,可联合辽国抗金——他们若不想亡国,定会与我联手;二则,可趁机占据幽云,那里有铁矿、有马场,正好补我梁国骑兵之短;三则,河北百姓常年受辽金欺压,我军北上,以‘驱胡虏、复汉地为号,必能招募勇士。”

    nbsp宗泽沉默了。他一生抗辽,做梦都想收复幽云,却从未想过要与梁山——如今的梁国——一起去做这件事。他看着王伦指尖下的燕山,忽然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眼界竟比自己这浸淫官场数十年的老臣还要辽远。

    nbsp张叔夜抚着胡须,缓缓道:“王上所言,确有道理。只是……北上需多少兵力?粮草如何筹措?山东新定,若主力北上,田虎、王庆趁机来犯,如何应对?”

    nbsp“这些,正是要与诸位商议的。”王伦转身坐下,示意萧嘉穗展开另一份文册,“萧左辅已核算过,山东今年秋粮可余五十万石,足够支撑五万大军半年之用。兵力方面,杨志率两万精锐守西线;纽文忠率两万守南线,;我亲率武松、广惠亲卫,杜壆、林冲、关胜、石宝、六万步骑,会同呼延庆的水军一部,从沧州北上,先取河间府,再图幽云。”

    nbsp许贯忠上前,指着河北舆图道:“沧州至河间府一路平坦,却多水泽,需派熟悉地形的人向导。属下曾在河北游历过,愿随军前往。”

    nbsp李助点头道:“属下已让人打探过,辽国南京道(今北京)守将耶律淳与天祚帝不和,若我军北上,可派人联络,许以好处,或能策反。”

    nbsp公孙胜合掌道:“贫道愿随王上北上。幽云一带多有道观,或能联络些义士。”

    nbsp萧嘉穗补充道:“臣已命各州赶制冬衣三万套,战马可从辽东商路购入——呼延将军说,登州与辽东女真部落有私贸,可用丝绸换战马,只是……”他顿了顿,“与女真交易,怕是会惹辽国不快。”

    nbsp“无妨。”王伦道,“如今辽国自身难保,只要我们不公开助金,他们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我们拿下幽云,再与他们谈联手抗金,那时才有底气。”

    nbsp厅内的议论渐渐平息,质疑声变成了讨论如何筹备。宗泽望着王伦,忽然起身躬身:“王上远见,老臣不及。若北上需老臣效力,臣愿随军参赞军务。”

    nbsp张叔夜也道:“臣愿留守山东,辅佐萧左辅处理政务,保障粮草供应,绝不让王上有后顾之忧。”

    nbsp王伦看着众人,忽然笑了。他想起昨日那老农递来的小米,想起靖忠庙里那些牌位,想起弟兄们脸上的风霜——这些人,有的是朝廷旧吏,有的是草莽英雄,有的是文人谋士,却在这一刻,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在了一起。

    nbsp“好。”他拿起案上的令箭,“便这么定了。正月十五后,各州开始筹备粮草军械;二月初二,大军在沧州集结。”

    nbsp议事散后,众人陆续离开,萧嘉穗却留了下来。他看着王伦重新铺开那份河北舆图,指尖在河间府的位置画了个圈,忽然道:“王上,昨日改称呼时,您其实是不情愿的吧?”

    nbsp王伦抬眼看他,笑道:“怎么?看出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嗯。”萧嘉穗点头,“您虽应了‘上位之称,却在私下留了余地。方才议事,李逵进来时喊了声‘哥哥,您也没恼。”他顿了顿,“其实臣等也明白,您怕的不是称呼,是怕这君臣之分,淡了弟兄们的情分。”

    nbsp王伦放下舆图,走到窗边。窗外的积雪正在融化,檐角的冰棱滴着水,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嘉穗,你说,我们费了这么大劲拿下山东,称王建制,到底是为了什么?”

    nbsp“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萧嘉穗毫不犹豫地回答,“为了让那些牺牲的弟兄,他们的血不白流。”

    nbsp“是啊。”王伦望着远处靖忠庙的方向,那里的香火仍在袅袅升起,“所以我怕啊。怕这称呼一改,规矩一多,咱们就忘了为什么出发。怕有一天,弟兄们见了我,不再是掏心窝子说话,而是揣着心思磕头。”

    nbsp萧嘉穗沉默片刻,忽然道:“臣有一法。”

    nbsp“哦?”

    nbsp“公堂之上,依礼制称‘上位,这是为了立规矩,让百官有敬畏;可每月初一、十五,王上可到聚义厅——不,到‘忠义堂去,与老弟兄们围坐吃酒,像从前一样,谁都不许摆架子,谁都可以喊‘哥哥。”萧嘉穗眼中闪着光,“这样,规矩立了,情分也留了。”

    nbsp王伦看着他,忽然抚掌笑道:“好主意!就这么办。回头让侯建把聚义厅再收拾出来,挂块‘忠义堂的匾额,初一十五,我就在那里听弟兄们说心里话。”

    nbsp窗外的阳光忽然亮了起来,照在两人身上,带着融雪后的暖意。萧嘉穗躬身道:“臣这就去安排。北上的粮草清单,臣傍晚再呈给王上。”

    nbsp“去吧。”王伦挥挥手,转身重新看向舆图。

    nbsp指尖划过沧州、河间、幽州,一路向北,仿佛能听见燕山外的马蹄声。他知道,这条路注定比南下艰难——要面对的不仅是辽金的铁骑,还有内部的质疑、粮草的压力,甚至可能要与自己曾经的“盟友”辽国虚与委蛇。

    nbsp但他别无选择。作为一个知道未来的穿越者,他不能眼睁睁看着靖康之耻重演。哪怕只有一丝可能,他也要把防线往北推,推到燕山,推到长城,让这片刚在梁山旗下获得安宁的山东土地,能在他的身后,安稳地发芽、生长。

    nbsp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是昨日那些在厅外放鞭炮的孩童,此刻大约正在雪地里追逐打闹。王伦的目光从舆图上移开,望向那片喧闹的方向,嘴角缓缓扬起。

    nbsp不管是“哥哥”还是“上位”,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终究是为了这些笑声能一直响下去。

    nbsp他拿起笔,在舆图的北端,重重画下一个箭头。箭头的尽头,是万里长城。

    喜欢。

第22章 准备北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