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伦逆天改命称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章 联手糊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宿元景踉跄的身影刚消失在延福宫的重重帘幕之后,殿内凝滞的、混合着恐惧与暴怒的空气尚未散去,尖锐的传唤声已撕裂了这片虚假的宁静:

    nbsp“传——鲁国公、太师、领三省事蔡京!太尉、开府仪同三司、领枢密院事、泾国公童贯!开府仪同三司、太尉、提举皇城司梁师成!大内总管、提举西城括田所李彦!通议大夫、中书侍郎王黼!殿帅府太尉高俅!彰化军节度使、提举入内内侍省杨戬——觐见!!!”

    nbsp急促而惶恐的宣召,如同在滚油中投入了火星。不到半个时辰,被点名的权贵们便已仓促赶到延福宫临水精舍。他们或身着紫袍玉带,或披挂甲胄(童贯),或穿着内侍特有的锦袍(梁师成、李彦、杨戬),个个面色惊疑不定。皇帝的紧急召见本就罕见,更兼宿元景刚刚狼狈而出,空气中还残留着那老臣悲愤绝望的气息,以及摔碎瓷盏的狼藉碎片。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感压在每个人心头。

    nbsp朱勔此时官拜宁远军节度使、提举苏杭应奉局,正坐镇江南督办“花石纲”贡品,未能列席。但这缺席,在众人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微妙的联想——宿元景转述的梁山指控里,朱勔的名字赫然在列!

    nbsp赵佶已换下了那身道骨仙风的鹤氅,勉强套上了一件常服龙袍,但头发仍有些散乱,脸色苍白中透着不正常的潮红,眼神惊惧未消,又强行堆砌着帝王的威严。他像一头受惊后虚张声势的困兽,焦躁地在精舍内踱步。

    nbsp“都来了?”赵佶猛地停下,目光如电(尽管带着虚怯),扫过面前这群帝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尖锐:“宿元景回来了!梁山之行,一败涂地!那贼首王伦,非但不接旨,反而……反而聚众抗旨,口出狂言,辱骂朝廷,诽谤……诽谤于朕!”

    nbsp他胸膛剧烈起伏,似乎要努力将宿元景转述的那些可怕话语复述出来,却又被巨大的屈辱和恐惧噎住,最终只是咬牙切齿地吼道:“他!还有那帮草寇!竟敢历数尔等罪状!蔡京!童贯!朱勔!李彦!王黼!梁师成!高俅!杨戬!他点着你们的名字骂!说你们是祸国殃民的大罪人!说你们卖官鬻爵、括田害民、媚外欺内、奢靡无度、残害忠良!桩桩件件,说得有鼻子有眼!还……还说什么流民都往梁山跑,因为梁山在施粥,比朝廷强百倍!这……这简直是要翻天!宿元景那老匹夫,竟敢在朕面前转述,还说什么‘民怨沸腾、‘大宋必亡!他定是得了失心疯,被贼寇蛊惑了!”

    nbsp皇帝的话语混乱而激动,带着强烈的个人情绪和推卸责任的意图,但核心意思却清晰地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梁山不仅拒绝了招安,还掀开了朝廷最不堪、最讳莫如深的盖子,并且,宿元景这个本该是“自己人”的太尉,似乎也倒向了危险的“同情”立场!

    nbsp精舍内一片死寂。权贵们面面相觑,眼神在瞬间交换了无数信息。短暂的震惊过后,一股巨大的危机感和同仇敌忾的默契迅速弥漫开来。他们深知,此刻若不能同心协力压下这骇人听闻的指控,不仅皇帝的怒火会烧向他们,那梁山贼寇的“檄文”一旦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nbsp首先站出来的,是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鲁国公蔡京。他身为百官之首,历经数朝,深谙权术。他深深一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沉痛和被人污蔑的委屈:“陛下息怒!臣等万死!此等贼子狂言,血口喷人,意在离间圣心,动摇国本!陛下明鉴万里,岂能为山野草寇的疯话所惑?”

    nbsp他顿了顿,语气转为从容的辩解:“至于所谓‘罪状,更是无稽之谈!卖官鬻爵?朝廷选官自有法度,些许微末小吏职位,为补国库空虚,略收薄资,此乃权宜之计,所得皆入国库,用于陛下修宫观、奉神明、养禁军,以卫社稷!何来私吞之说?括田所?李彦总管殚精竭虑,清丈田亩,只为厘清隐匿,增加税赋,充实国用!那些被收归官田的,多是豪强侵占、无主抛荒之地,或有刁民抗税不缴,依法处置而已!岂能说是‘害民?至于奢靡、媚外、残害忠良……更是捕风捉影,恶意构陷!臣等一片丹心,天地可表,日月可鉴!陛下切莫听信宿太尉一面之词,他年事已高,受贼人恐吓,心神恍惚,所言不足为信啊!”

    nbsp蔡京一番话,引经据典,混淆黑白,将滔天罪恶轻描淡写地归结为“权宜之计”、“依法处置”、“恶意构陷”,更巧妙地将责任推给了“国库空虚”,暗示一切所为最终都是为了“陛下”的宫观、神明和禁军。他最后更是将矛头直指宿元景的状态,暗示其老迈昏聩,被贼人吓破了胆。

    nbsp泾国公童贯立刻接上,他身材高大,虽为宦官却带着武将的粗豪气(尽管是伪装的),声若洪钟:“陛下!蔡公所言极是!那梁山泊一群打家劫舍的草寇,懂什么国家大事?他们抗拒招安,无非是贪恋山寨逍遥,畏惧国法惩处!王伦那厮,不过是想借机煽动,自抬身价!什么历数罪状,全是蛊惑人心的鬼话!臣请旨,即刻点齐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兵马,再调西军精锐,水陆并进,踏平梁山!将那王伦及一干反贼首级献于阙下!看谁还敢妖言惑众,诽谤朝廷重臣,亵渎天威!”他杀气腾腾,将一场可能动摇国本的巨大危机,简化为一场只需大军剿灭的普通“匪患”,用军事威胁转移对自身罪恶的追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提举皇城司梁师成*,这位被称作“隐相”的大太监,声音阴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官家(他习惯用更亲近的称呼),童太尉所言甚是。那宿元景,老糊涂了。贼寇啸聚,说几句大话壮胆,他竟当了真,还拿到官家面前来聒噪,惊扰圣心,实属不忠!至于我等内侍,侍奉官家,打理内廷,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些许宫中用度,也是为了彰显皇家威仪,供奉道君皇帝(指赵佶本人),沟通天人感应,祈求国泰民安。何来‘奢靡无度?外臣不知内情,妄加揣测,其心可诛!”他将自己和宦官集团的奢侈开销,统统披上了“供奉道君”、“沟通天人”的神圣外衣,堵住了皇帝的嘴。

    nbsp大内总管李彦见提到括田所,立刻扑通跪下,挤出几滴眼泪,声音带着哭腔:“陛下!臣冤枉啊!臣提举西城括田所,日夜操劳,不避寒暑,只为替陛下、替朝廷多收一粒粮,多征一文钱!那些被处置的刁民,都是抗旨不遵、隐匿田产的顽劣之徒!臣依法行事,铁面无私,难免得罪小人,这才引来污蔑!陛下!臣对陛下的忠心,苍天可鉴!若有半句虚言,叫臣天打雷劈,不得好死!”他赌咒发誓,表演得情真意切,将残酷的盘剥美化为“铁面无私”,将受害民众污名化为“刁民”、“小人”。

    nbsp中书侍郎王黼,这位以谄媚和容貌得宠的权臣,立刻声援:“陛下!李总管所言句句属实!臣可作证!那些被括田所处置的,都是些冥顽不灵、煽动乡里的刁民!李总管为国理财,宵衣旰食,人都熬瘦了!前几日臣还见他夜里点灯查核账目,熬得双眼通红!此等忠勤,反被贼寇污蔑,实在令人寒心!宿太尉只听贼寇一面之词,不察实情,危言耸听,扰乱朝纲,其罪当究!”他不仅为李彦背书,还添油加醋描绘其“忠勤”形象,同时再次将矛头对准了“危言耸听”的宿元景。

 &nb

第88章 联手糊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